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尽管消费者对于商品需求的层次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仍然存在,然而对于产品高端化的渴望却日渐凸显出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近些年来电气工业领域内的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峻,面对这一迫切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并转型升级的局面,我们有必要将市场作为导向,以此来推动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就发电设备行业而言,由于国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考核机制,导致发电设备市场朝着高效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深入推进;同时,受限于电力行业运营效益欠佳以及“三角债”引发的资金周转问题等多种因素,市场需求得不到充分释放,再考虑到多年以来火力发电在我国发电设备中的重要地位,煤炭资源消耗量巨大,环境承受压力日益增大,因此,无论是从资源供给层面还是环境承载力角度来看,作为耗煤大户的发电设备行业都急需于2012年快速推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战略实施。
经过对发电设备及输变电设备代表性企业的深度调研后发现,发、输电设备的结构调整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变迁:首先,自2006年开始步入生产领域,60万千瓦以上的大功率、高参数清洁发电设备逐渐成为主流机型,截至目前累计已生产超过300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出口至印度的300MW及以上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订单数量接近100台。其次,对于输变电设备行业而言,特高压电网建设以及城市电网、农村电网改造为输变电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智能化”已然成为电网建设的常态化要求。全行业需正视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售价持续下滑以及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降低等共同难题,强化创新能力,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应由单纯的跟随用户需求制造产品的“被动创新”模式逐步转向积极引导用户需求开发新产品的“主动创新”模式;从单一设备制造向提供输变电成套设备、承接输变电工程转型。最后,风电产业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2012年面临着因无序扩张而衍生出的产品质量及可靠性问题、设备后期维护困难、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尚待完善等诸多挑战。值此之际,温家宝总理在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论述中强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无序扩张”。因此,风电产业结构优化之路漫长而艰巨,推动风电行业及企业自
以进口状况为例观察,自2011年起,电器产品进口额达到549.75亿美元,相较于前一年度增长了11.74个百分点。虽然其价值总量以及增长率均不及同期出口数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进口量较大的产品类别来看,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设备、低压开关板、电力电子元件及静止变流器、电线电缆以及变压器互感器和微分电机等几个品类之中。在国内需求增长逐渐放缓、企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主要瓶颈的大环境之下,仍然保持如此庞大的进口规模,这无疑表明我国本土产品在技术性能、品质水准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依然与国外进口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企业提供的产品供应能力目前仅限于中低档产品范畴之内,尚未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各界对于该领域高性能、高品质、高可靠性产品的迫切需求。因此,即使当前总体需求增长有所减缓,但是在高端市场的开拓环节中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在空间。在此大背景之下,当前首要任务便是全力以赴地研发高端产品,逐步取代外国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