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能发电设备的运用举例说明,尽管我国风电行业在过去数年间取得了显著增长,然而风机自动控制这一关键问题却始终无法得到妥善处置;类似的现象还包括,电压高达60万千瓦级别的发电机组所使用的部分大型铸造及锻造零件以及大型燃气轮机叶片仍需依赖进口,这些问题无疑构成了我国电力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此,为了实现电力工业的转型升级并占据新的发展制高点,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加大投资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尽快提升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全力扭转产品附加值低下、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成套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受制于人以及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局面。
现阶段,我国电力工业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较,尚存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包括“硬实力”层面的工艺装备和人员素质,更涵盖了“软实力”层面的管理水平。面对这些显著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劳动力、土地、环境等优势逐渐减弱,以及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同比下滑而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粗放型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努力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加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
虽然我国已然崛起为全球电气制造大国,但距离真正的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力工业至今尚未涌现出一批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没有形成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企业。除了发电设备制造业之外,其他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普遍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知名品牌产品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使得我国电力工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也加大了走向海外、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近期,我国一些从事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制造的企业抓住承接国外项目的契机,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在境外设立办事机构、.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出口业务,并且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开设独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这样的做法对于扩大企业影响力、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知名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行业内各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和借鉴此类成功经验。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电力工业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将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整合基础产业紧密结合。首先,要做到“固基强本、借力发力”,即充分利用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现有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找准谱系、确定归属”,例如针对电力设备工业而言,以高端电器元件为代表的关键基础零部件的研发重点应当聚焦于智能控制系统,特别是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妥善处理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整合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传统产业在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