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十三五”期间机器人行业发展规划逐渐清晰,我们期待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机器人产业新时代到来。这无疑是继《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的又一次重大政策引导和支持。据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于8月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2.0时代已然暗中拉开帷幕,只有尽早调整战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领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峰。
"我国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30年内,它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预计仅未来10年内,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惊人的30万台套。"罗军强调说,我国机器人产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紧紧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期,将"机器换人"与培植和发展机器人产业紧密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市场化应用,精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
"当前,全球新一轮产业格局正在重塑,新兴产业形态、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尖端科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罗军进一步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产业已在工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机器人还无法超越人类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其本质只是一种自动化设备。
追本溯源,美国在1962年推出首款工业机器人,揭开了机器人1.0时代的序幕。然而,美国并未在很长时间内引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相反,日本在二战后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从美国引进机器人,通过模仿、消化、吸收、创新、再创新的过程,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开启了日本机器人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
如今,虽然美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下滑,但近10年来,美国在作战机器人、太空机器人以及类人机器人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成功抢占先机,占据了全球作战机器人和太空机器人市场份额的8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谷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展望未来,谷歌机器人极有可能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潮流。"罗军表示,"谷歌机器人不仅能在崎岖不平的地面自由行进,攀登楼梯、翻越山脉,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更已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00万公里,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着四只微创手术刀的精密操作,足以到达人体任意角落,几乎垄断了整个微创机器人手术领域。此外,美国的军用机器人、宇航机器人在技术前沿同样遥遥领先。"
综合以上分析,罗军进而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当机器人产业步入2.0时代,即智能机器人时代之时,美国定将重塑历史,再度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