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关于智能化工厂和生产方式的设想各具特色,然而在工业界与学术界,有一种趋势正在逐渐明朗起来——那便是工业4.0并非意味着无需人类参与,反而在其演进过程中,人类所发挥出的主观能动性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在德国工业4.0工作小组所倡议的17个重要研究课题中,就诸如“人”这一关键元素便已有4个主题被纳入其中。同时,在我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了建立完善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此作为实现整体战略的坚实后盾和有力保障。
博世集团首席执行官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Dr.rer.nat.VolkmarDenner)曾经发表过如下见解:“工业4.0将对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资质提出全新的要求。一方面,具备工程背景与信息科技技能的人才需求将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从事重复性劳动或处于较低职位的员工需求则可能相应减少。”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4.0的蓬勃发展无疑给那些经验尚浅且能力有限的从业者带来了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而那些具备跨学科、跨行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却将变得炙手可热。
面对工业4.0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匮乏问题,教育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就在今年5月份于重庆市举行的2015年工业4.0高峰会议上,不止一位发言人围绕着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与教育议题发表了深刻睿智的演讲。
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的BBW教育集团在本次峰会上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独创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协作,共同培育符合工业4.0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以BBW集团在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开展的项目为例,他们根据德国的严格标准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提供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专业培训。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业阶段主要在学院内完成,而在第三年则需进入大众汽车公司进行实习。除了每名学生大约需要支付7万欧元的高昂学费外,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教育培训的框架和理念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
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理念培训与实战演练的爱波瑞精益管理咨询集团,甚至已经将自身的教育产品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他们坚信基础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学习与实践必将迅速普及开来。
除了上述针对企业的人才培训项目之外,在培养适应工业4.0发展的新型人才方面,高等教育机构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经给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各个科系和专业之间相对独立性较强,许多人认为如果无法突破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壁垒,那么发展工业4.0便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如何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以及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将成为未来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方向。
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然而,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也强调了“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鼓励企业与学校深入合作”等原则。
“新兴技术往往在相对独立的环境如高校中得以孕育、成长,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在德国东部威斯特法仑-利珀大学担任教授的霍尔格·伯切丁(HolgerBorcherding)对此深表认同,他表示:“在这里进行科研工作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年轻、尚未受到技术或公司文化熏陶的学生们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方法正是由年轻的毕业生们从高校带入到公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