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在工业4.0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11-01 工业品商城117
核心提示:1907年,杰出的德国医生埃里希·保罗恩(Erich Paulun)于上海创立了德文医学堂,次年正式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这便是如今享誉中外的同济大学的前身。溯及到两年前所诞生于埃里希·保罗恩祖国的工业4.0理念,如今已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国,并驻足于这所与其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知名学府。 同济大学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合

  1907年,杰出的德国医生埃里希·保罗恩(Erich Paulun)于上海创立了德文医学堂,次年正式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这便是如今享誉中外的同济大学的前身。溯及到两年前所诞生于埃里希·保罗恩祖国的工业4.0理念,如今已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国,并驻足于这所与其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知名学府。

  同济大学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名称中的“同济”二字寓意着德国人民与中国人民携手共进、互助互济的美好愿景。正因如此,同济大学期望在工业4.0研究领域引领风骚。

  当前,在同济大学的领导下,由校长裴刚亲自挂帅,一支涵盖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多个学院的跨学科工业4.0研究团队已然组建完毕,汇聚了众多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

  “中国工业地域发展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地区相对滞后,而另一些地区则处于领先地位。相应地,从工业1.0至工业4.0的发展阶段皆有所体现。”林松先生向《汽车商业评论》阐述道,“中国制造2025旨在解决诸多难题,若能在落后地区实现突破,便可视为2025的初级版本;而在上海等较为发达的城市,则需将其提升至工业3.5乃至4.0的高度。”

  他们主张应依据工业技术在时间和地域上发展的不平衡性采取相应策略,逐步推进从手工艺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技术升级进程。由此可见,同济大学的“2025 i 4.0”项目主要面向工业发达地区展开。关于其中的“i”元素,林松表示,此字母除代表industry外,亦可衍生出多种含义,如智能设计、集成研发以及信息服务等,未来有望围绕此字母创新研发出一系列实用产品。

  如今,同济大学各学院纷纷着手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以积极把握工业4.0带来的重大机遇。鉴于在对德合作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德学院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学校期待该学院能够推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方案。林松及其团队现正致力于谋划该方案。

  “中德学院每位教授均具备自身所长,如同环绕此核心绘制一个个独特的知识领域,这些圆形与其共同构成工业4.0大网络的一角。若某两位教授的研究领域产生交集,意味着我们具备共同之处,有必要携手合作。我们每位教授都将发挥自身专长,同时又融入整个网络体系之中。”林松说道,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整合资源,以此在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实践中取得实质性成果。

1  998年揭幕的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乃是由中德两国政府鼎力扶持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需经过德国教育学会严苛的评估认证。学院员工由中德双方精英人才共同担当。中德学院在教学教研方面紧密结合德国经验,与德国高校保持密切联系。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以及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四所德国顶尖高等学府分别参与了学院四大专业方向的建设。每个学部之下又设有众多细分的科研领域,各学术带头人均由德国知名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林松教授担任海德堡基金教席,其背后的资助企业正是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德学院秉承国际化教学理念,在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全面参照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标准。我们采用中德双语教学模式,借鉴德国研究生培养经验,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既实用又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优质教育服务。我院中方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海外留学背景,而德方教授则全部来自德国知名学府。

  每年,中德学院都会举办两届“德国周”活动,邀请德国教授亲临授课。此外,学院还设有中德双学位项目,每年选拔出15位优秀学生,为其提供资助,使其得以同时攻读同济大学以及德国顶尖大学的双硕士学位。

  近期,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也积极响应,以德国境内的著名河流命名,设立了名为“莱茵班”的班级,旨在按照德国严谨的教育模式培养卓越的工程师人才。中德学院的教师们也被纳入该院的教学团队之中,下学期,林松教授将担任莱茵班学生的首次全德语专业课程——“机构传动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主讲。

  中德两国间的紧密合作确保了中德学院的学生能及时获取到德国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林松教授的办公桌旁摆放着一份德文材料——关于工业4.0在生产、自动化、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报告,这份材料仅在德国发布十余天后就已呈现在他的面前。他表示:“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更需要接触到最新的科技知识,而非过时的理论。这些过时的理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在校内自行学习掌握。”

  同济大学将中德学院视为工业4.0的重要研究平台,德国专家们已经开始为如何从科研、教育、展示及应用等四大方面全面推进工业4.0提出宝贵意见。目前,中德学院正计划开设专门针对工业4.0的全新专业。

  自本学年上半学期起,这所历史悠久的知名学府已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业4.0导论》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熟悉发展工业4.0的具体步骤、实施策略以及未来工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技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