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物联网已经初具规模且形成了完整而繁盛的产业链条形态,我们国家凭借行业领先地位获得了在本领域的话语权。尤其重视的是,诸如交通、能源、安防领域等,都已经大规模地推行了物联网的应用。展望未来,面对迅速崛起的物联网产业,必将赋予社会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自上世纪末的1999年起,我国便启动了物联网核心技术——传感网技术的深入研究工作。经过多年潜心探索,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从起步阶段逐步迈向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据预测,今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惊人的75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总的来说,我国物联网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由我国提出的物联网顶层设计理念,已经被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所广泛采纳;同时,物联网的应用也从政策扶持阶段逐渐转向市场主导阶段,在交通、能源、安防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应用。
早在2009年,我国就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以此来推动物联网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初,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使物联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该文件还发布了包括顶层设计、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支撑、商业模式、法律法规、信息安全在内的10项行动计划。
近些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科技部和交通运输部也分别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的专项规划和发展战略。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展望未来数年,物联网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经济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物联网的发展优势将会愈发明显;社会转型将为国内物联网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新技术的突破将引领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之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将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改造和提升,推动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将孕育出新兴产业,助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步伐正与全球逐渐趋同。详尽的数据揭示,现阶段我国从事物联网及其相关业务的企业突破了3万余家,引人注目的是其中超过85%的比重源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表现出顽强的创新活力,为整个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为核心的四大区域性物联网产业集群,并设立了4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众多物联网产业基地。
当前,我国物联网已经形成了涵盖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等环节的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2014年产业规模更是超过了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机器到机器(M2M)终端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万台,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规模则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传感器市场规模亦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
‘全面感知’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显著特性之一,而感知技术的发达程度正是决定能否实现‘全面感知’的关键因素。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可以划分为二维码技术、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多媒体采集技术以及地理位置感知技术这五大类别。”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产业与技术研究部主任夏万利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传感器已经成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所在。”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对此深以为然,“国内的传感器种类相对较少,而且对于物联网发展所迫切需要的那些具有高灵敏度、智能型、小型化特点的传感器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多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其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也无法达到大规模应用的要求。因此,这种情况导致了物联网系统的成本居高不下,推广难度加大,难以得到全面普及和广泛应用。”
据悉,虽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着手发展传感器技术,且产业门类基本齐全。然而,由于之前发展传感器技术主要集中在科研和军工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进程,使得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市场化之间长期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产业化水平低下,国内市场至今依然高度依赖进口,被国外高价产品长期占据和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