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制造业转型面临挑战,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

   2024-11-06 工业品商城98
核心提示:以“无人工厂”为代表的高度智能化及尖端化的工业制造方式,无疑正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涌现出来。然而,根据记者所做的调查,虽然众多厂家纷纷引入并运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然而无锡地区尚无一家达到全面无人化水平的工厂。 针对该

  以“无人工厂”为代表的高度智能化及尖端化的工业制造方式,无疑正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涌现出来。然而,根据记者所做的调查,虽然众多厂家纷纷引入并运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然而无锡地区尚无一家达到全面无人化水平的工厂。

  针对该现象,记者通过细致的调研得知,目前运转复杂度和精确度极高的机器人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其中仅机器手臂的单价便高达约20万元人民币,若再加上其他配套设备的进口,那么构建一座完整的智慧工厂所需的全部设备加系统的总价甚至会突破上千万元人民币。

  来自凯隆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做过一次精打细算的经济分析。以当前一台机器手臂价值20万元作为基准,一名普通工人的年度劳动力成本大约在6万元左右,而在特定工序中实现“机器替人”的替代率各异,有些工序在现阶段实施“机器替人”并不具有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智能工厂的过程中,他们也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生存压力已经使他们疲于应对,更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用于自动化改造。“众所周知,不进行转型就等于坐以待毙,然而转型的代价实在太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绝境。”某小型纺织企业的老板坦诚地说,他们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智能工厂的升级改造。

  据市经信委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市从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制造的企业数量约为30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数企业仍以集成组装为主导业务。值得注意的是,精密减速机、控制器、高性能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这些零部件占据了整体生产成本的70%以上。

  “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并非仅仅购买几台外国机器人就能轻松实现,它还要求企业拥有应用研发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实力。过去我们依靠体力,如今我们要比拼智力。”专家指出,在当前的困境中,无锡企业需要勇于开拓创新。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无人车间”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但“无人工厂”所取代的主要是那些危险、工作环境恶劣且简单重复劳动的普通工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例如,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维护人员、巡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掌握智能制造知识和技能的工人的需求正在大幅度增长。

  “未来的汽车制造将实现‘无人化’,‘汽车产业人’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而是需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可能每位员工都会成为智能设备的管理者,机器人将扮演一群‘听话的员工’,协助企业实现生产模式的最优配置。”在上汽商用车公司的负责人看来,工人逐步向产业工人转型,面临的是技术提升的挑战,而非失业的危机。

  “所谓的‘无人工厂’并非真正的无人,企业所追求的是一种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平衡。”许多企业反映,自工厂完成智能改造以来,员工构成已由原先以一线产业工人为主体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为中间技术工人比例日益增多的倒梯形结构。

  对于“无人工厂”,业界人士认为,制造业企业和政府不应仅仅从“机器替人”的角度来看待智能化,而应深入思考如何借助智能装备来优化工艺生产流程,解决制造周期、成本以及整个工艺流程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