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纳·安德尔谈中德合作对工业4.0的推动

   2024-11-07 工业品商城79
核心提示:艾纳·安德尔表示:“虽然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尚属浅尝辄止,但是从宏观层面观察,这项国家级战略规划与德国的‘让工业更具数字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工业4.0仅是这一宏大工程中的冰山一角。”他指出,德国在自动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值得

  艾纳·安德尔表示:“虽然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尚属浅尝辄止,但是从宏观层面观察,这项国家级战略规划与德国的‘让工业更具数字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工业4.0仅是这一宏大工程中的冰山一角。”他指出,德国在自动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众多德国知名企业深度参与国内经济建设,并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工厂,这些企业均已开始运用德国带来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此外,德国的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也与中国展开了频繁且深入的交流互动,尤其在师生互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所在的研究团队中便不乏来自我国的优秀人才。根据他的评估判断,我国在工业技术能力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在某些基础性技术领域迅速追赶并达到德国同等水平。

  艾纳·安德尔进一步阐述道:“在全体德国人心中,工业4.0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而是通过广泛渗透至化工、轨道交通等诸多产业领域得以充分体现。尽管其中诸多企业尚未全面应用该项技术,然而他们早已对此做好了充足准备,始终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拥抱工业 4.0时代的来临。预计未来5年内,德国各大制造业企业将会为新技术的投入力度与质量创造新纪录。至于转型所需时间的具体量化,现今无法给出精准预估,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可预见的5~10年后,工业4.0技术必将在德国范围内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艾纳·安德尔最后补充说道:“身为学术界的代表,我更加关注与我国高校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我所在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均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往来。关于中德两国的合作计划,目前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与细化。早前已有中国考察团赴德实地考察,与德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我个人尤为期待的是,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我国类似机构能够达成共识,携手共建双边研发机构。若能实现此举,无疑将为双方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我坚信此次会议将成为落实合作备忘录的关键一步。”

  艾纳·安德尔强调:“我并非工业界代表,因此从学术视角出发,我们热切期望与中国科学家建立更为频繁的合作机制。近期,我们将邀请中国科学院的同行莅临我的实验室进行参观访问。在学术领域,我深信双方将继续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协作。除此之外,标准化工作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所在。在此,我想特别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推动系统间的互通,就如同人类交流需要遵循通用规则和标准一样。那么,系统间的共同标准究竟指代何物呢?类比法展示了它的重要性:犹如翻译在各种语言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一样,它对于中国、德国乃至全球其他国家同样必不可少;唯有通过共同标准的构建,各系统之间才可能建立起更为紧密、更为深入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