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的困境与挑战解析

   2024-11-07 工业品商城130
核心提示:技产业领域同样未曾停歇,德国人高举工业4.0的旗帜,意欲在制造业的下一轮发展中引领风骚。然而冷静剖析之下,其中存在诸多现实难题,德国虽提出却未必能付诸实践。首先,工业4.0的技术架构主要由机械、电子以及软件共同组成。尽管德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但在电子和软件产业方面,却缺乏具备国际领先地位的巨型

  技产业领域同样未曾停歇,德国人高举工业4.0的旗帜,意欲在制造业的下一轮发展中引领风骚。然而冷静剖析之下,其中存在诸多现实难题,德国虽提出却未必能付诸实践。首先,工业4.0的技术架构主要由机械、电子以及软件共同组成。尽管德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但在电子和软件产业方面,却缺乏具备国际领先地位的巨型企业,只剩下西门子公司独自砥柱中流。其次,M2M机器对机器和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两大领域,尽管德国也表现出色,且应用范围广泛,为工业4.0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互联网的标准化、软件技术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德国仅有SAP等少数企业能够在某些特定行业发挥引领作用,相较于全球格局而言,显得微不足道。最后,德国在未来科技研发及实践方面,与美国相比差距明显,难以承担起工业4.0这一庞大计划的重任。简言之,若无美国的先进理念、软件技术以及创新体系支持,无日本在电子、生产管理以及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德国将难以独立驾驭工业4.0这辆超级战车。

  那么,德国为何如此热衷于倡导工业4.0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寻找新的出路。在众多发达国家之中,唯有德国的制造业GDP比重超过25%,制造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的荣辱存亡(同属德语系的奥地利情况类似,但由于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为了维护就业岗位和经济稳定,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掀起一股高端制造业回归的热潮,这无疑给德国的高端制造带来巨大挑战。此外,随着中国等中等发达国家的迅速崛起,德国企业原本占据优势的低端市场逐渐被蚕食。更为严峻的是,从全球教育、文化、人口、市场总量以及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德国在全球的话语权正日益式微。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与企业联手打造了一个看似威猛无比的工业4.0“纸老虎”。

  从理论层面来看,工业4.0的概念过于夸大,实际上可以视作工业2.0的升级版,或者最多加上工业3.0的光环。回顾历史进程,蒸汽机、电力和自动化这三次工业革命可以合并为一个时代,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技术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并未出现颠覆性的剧变。然而,煤炭燃烧技术的改进以及能源种类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感官上所体验到的变化远远超出了技术内涵的革新。换句话说,无论是蒸汽机、电力还是自动化,它们的初衷都是为了取代人力,借助更为强大的机器动力来替代人体肌肉的力量,从而使人类活动的节奏与空间得以大幅拓展。

  如今,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设备与设备、工厂与工厂、行业与行业、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互联网搭建的统一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沟通与共享,从而有效整合全球资源,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回报,这仍然是经济学领域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然而,在享受智能化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还需面对诸如失业等潜在风险,防止新一代“勒德分子”的不满情绪如潮水般涌现。这无疑如同一场左手与右手之间的激烈角逐。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