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作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

   2024-11-07 工业品商城54
核心提示:尽管从表面上看,人机协作机器人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存在尚属新生事物,然而根据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的详尽阐述,此类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极其宽广,得益于其卓越的灵活性,它们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科技、消费品生产、医疗器械研发等众多行业之中。 以汽车行业为例,知名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Volkswagen)早

  尽管从表面上看,人机协作机器人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存在尚属新生事物,然而根据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的详尽阐述,此类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极其宽广,得益于其卓越的灵活性,它们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科技、消费品生产、医疗器械研发等众多行业之中。

   以汽车行业为例,知名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Volkswagen)早在2013年便已成功将UR系列机器人融入其位于德国萨尔茨吉特市的引擎生产工厂的大规模生产线之中。据悉,UR5型机器人自重仅为18公斤,负载能力却高达5公斤,工作半径达到了85厘米,这种强大的性能使其得以在汽缸盖装配线上大显身手,负责处理精密的电热塞工艺环节,而工人只需专注于固定电热塞并对缸盖进行隔热处理,为后续工序做好充分准备即可。

   此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Lear Corporation)的生产线中同样引入了UR5型机器人。据了解,UR5机器人凭借精准的定位、精确的测量及高效的拧紧车座螺丝等功能,成功实现了汽车座椅的组装。每日,这些机器人都能完成大约8,500次的螺丝安装任务。每张座椅上都配备了一个含有个人身份识别数据的应答器,当座椅抵达机器人下方时,应答器即被自动读取,机器人随即按照预设程序执行拧紧座椅两侧若干螺丝的操作。若发现座椅上缺少螺丝,机器人将会立刻将该产品拣出并发出警示信号。UR5型机器人具备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任何工人都可以通过将标准程序拖放到触控屏幕的脚本上来实现编程,或者直接握住机器人手臂,引导其执行特定任务的移动路径。

   关于UR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UR机器人出现在中国的汽车生产线上,助力各大厂商实现更为智能化、灵活化、合理化的制造流程;为广大员工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如今,工业4.0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的建设已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工厂自动化的终极目标便是无人工厂呢?未来人类是否真的可能被机器全部替代呢?

   针对这个问题,埃里克·克罗格·艾弗森(Enrico Krog Iversen)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未来的工厂世界必将是由人与机器共同擘画的和谐之境。

   “所谓无人工厂,实质上更像是一种理念,至于这种理念能否真正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仍然有待观察。采用无人工厂模式进行生产,未必就能成为助推制造企业提升效率和灵活性的最佳途径。在我看来,人们与设备、人与机器协同工作的需求将永存不灭。”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