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势头强劲,其突出表现主要集中在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终端产品及服务等多个层面的智能化升级上。
近期,记者从权威机构赛迪智库获取的信息表明,伴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化进程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已然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智能制造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生产车间的智能化布局、生产技术的智能化改造等等。目前,众多企业正在大力推进制造流程的智能化改革,这项举措无疑将引领未来的发展潮流。
“事实上,已有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开始积极尝试智能制造,从研发设计到终端产品都有成功案例可循。例如,红领、报喜鸟等知名企业都在全力推动智能制造,并致力于发展个性化定制等创新业务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所长代晓霞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读。
据悉,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的46家2015年智能制造示范点名单中,青岛红领集团的服装个性化定制项目以及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的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项目,双双跻身纺织服装类别示范点之列。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红领主要致力于推进研发设计环节的智能化,而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的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则在生产线上实现了智能化的突破。据了解,康平纳的智能工厂已经建成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线,能够实现染料助剂的自动配料、筒子纱的自动输送等多项功能。
除此之外,代晓霞还指出,我国的智能制造领域还涉及一系列智能产品,如智能面料等。这些企业在面料生产过程中运用尖端科技,使服装面料具备保暖、保湿等多种实用功能。同时,诸如361°、李宁等知名运动品牌也在积极探索产品的智能化之路,如361°推出的儿童防丢失鞋、李宁发布的内置芯片的智能跑鞋等。
如今,智能制造已然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各大行业盛会如中国服装大会等纷纷设立相关议程以探讨这一前沿课题。
纺织服装业之所以开始探索智能制造,确实与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密切相关。根据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9.2%,但环比却出现下滑态势,降幅为1个百分点。而在50家大型零售企业中,七八月份的服装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8%和4.8%;至于出口方面,8月份服装、纺织品、鞋类的出口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7.21%、2.23%和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