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蜂群和迷你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2024-11-08 工业品商城52
核心提示:近年来,作为我国经济引擎的珠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带的诸多城市纷纷启动了“机器换人”的宏大计划,而各大企业在产业布局方面也积极响应,制定并实施了“南北两翼齐飞战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如今已然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与销售国度,未来十年无疑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制造模式深度变革的黄金

  近年来,作为我国经济引擎的珠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带的诸多城市纷纷启动了“机器换人”的宏大计划,而各大企业在产业布局方面也积极响应,制定并实施了“南北两翼齐飞战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如今已然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与销售国度,未来十年无疑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制造模式深度变革的黄金时期。预计机器人及其智能化设备的市场规模将高达万亿元人民币,因此,中国应当紧紧抓住此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全力推动本国机器人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借助机器人技术实现制造模式的革新,进而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华丽转身。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愿景,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发一种由具备自主组织能力且外形多变的微型机器人组成的蜂群原型,预计在2013年前完成。这些微型机器人不仅能够紧密协作,组成一支团结高效的工作队伍,而且还拥有自我修复的神奇功能。此外,这些机器人还可以相互连接,共享能源,携手完成各种复杂任务,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最大潜能。这项机器人项目名为“Symbrion”,预计总投资额达到了惊人的460万英镑,全部由欧盟慷慨解囊资助,来自欧洲各地的10所知名高等学府的科研工作者都参与其中。他们表示,这种变形金刚式的机器人蜂群未来应用前景广阔,涵盖了搜救行动、太空探索乃至医疗救援等多个领域。

  英国布里斯托市西英格兰大学的艾伦·温菲尔德教授对此表示:“我们可以将一群微型机器人投放到地震后的倒塌建筑物中,它们能够自行分组,分别进行搜寻幸存者或者搬运废墟的工作。有些机器人可以形成一条通信链路,帮助救援人员与幸存者保持联系;还有一些机器人则可以自行组装,化身为‘医学蝇蛆’(medicinebot),以便在第一时间提供紧急救援。”

  据温菲尔德教授介绍,微型机器人本身具有多种实用功能,然而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或者根据实际环境的特殊需求调整自身形态时,将会展现出更为强大的实力。虽然单个机器人在形态上无法做出太大变化,但是它们却可以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功能性能。参与“Symbrion”计划的科学家们将致力于开发相关软件,使得这些“百变机器人”能够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此外,他们还将致力于开发机器人协作的“原则”,这些原则将被融入到硬件和软件之中,使得机器人蜂群能够根据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无需人工干预和监督的前提下,自行做出适当的调整、适应,并建立起有效的协作机制。首批机器人蜂群原型将由数百个自动装置组成,每一个的体积仅有1平方英寸左右。对于部分人士担心机器人蜂群可能会失控,甚至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的疑虑,温菲尔德教授给予了坚决否定。

   他进一步透露,首个机器人蜂群有望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做好投入实际应用的各项准备工作。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诺埃尔·沙基教授在上个月曾经预言,自动化军用机器人将于10年内正式投入实战运用,这支全新的自动化部队将能够独立决策发动攻击的具体时机,以及选定的攻击目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