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产业:优势与劣势并存,合作与创新共进

   2024-11-12 工业品商城90
核心提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若要成功实现超越,既有其优势所在,亦存在诸多挑战。”罗军如是道出这番观点。他阐述到,首先,我国必将在未来30年内持续稳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霸主地位。虽当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本土市场所占份额仅为20%,但倘若政府在推进示范性应用之际,能巧妙地将“机器换人”策略与培养本土机器人产业相贯穿,将机器

  “我国机器人产业若要成功实现超越,既有其优势所在,亦存在诸多挑战。”罗军如是道出这番观点。他阐述到,首先,我国必将在未来30年内持续稳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霸主地位。虽当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本土市场所占份额仅为20%,但倘若政府在推进示范性应用之际,能巧妙地将“机器换人”策略与培养本土机器人产业相贯穿,将机器人产业的拓展与智能制造事业紧密相连,这样的举措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

  “其次,我们在发展机器人产业过程中,需将自主创新与国际间的深度合作有机结合。鉴于我国在高端研发人才以及研发实力方面尚存较大差距,我们亟须与全球顶尖的研发机构建立紧密联系。”罗军补充道,“第三,我们应尽早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尤其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关键角色。”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的三大特色恰恰有效地应对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罗军指出,该联盟致力于推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强调我国机器人与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以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与实际应用市场的紧密衔接。“在推动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着重把握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机器人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二是引领机器人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即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全面崛起。”

  为了进一步拓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应用领域,激励会员企业携手共进,自2015年伊始,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计划用时3年,在全国10座主要工业城市进行战略布局,集中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工业4.0创新示范中心、智能制造研究院、机器人在线等一系列重点项目。

  “联盟将立足于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广阔舞台,积极搭建对话与合作的桥梁,精心筹办每年一度的行业盛事——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并全力投入产业研究工作,以期进一步强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国际间的对话交流,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前两届机器人大会暨博览会已分别在成都和佛山圆满落幕,吸引了来自10余个国家的100多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和科研单位参展参会。明年6月,第三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在广州隆重举行,预计参展企业单位将达到200多家,展览总面积突破2万平方米,有望成为业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专业博览会。”罗军满怀信心地说道。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