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出自米老鼠世界的健康机器人“大白”横扫全球观众视野,其圆滚滚的外形和暖人心脾的性格让人难以忘怀。然而,在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那宽敞明亮的生产线上,我们看到另一位智慧闪耀的工业机器人——“长沙一号”,虽然它没有大白那样的体型,却已在短短一个月内赢得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代理商申请。
尽管“长沙一号”的售价相对较低,体积也较为紧凑,但它却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六轴工业机器人。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先生向《经济日报》记者透露,根据国际通用的统计标准,三轴以上的机器人便可被归入工业机器人之列。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主要以六轴为主,而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则以三轴、四轴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够满足我国制造业庞大且广泛的需求,同时价格也更加亲民。
在国际上,机器人通常被划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别,而我国则将其细化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轴机械手,能够自动执行各种工作任务;服务机器人则是一种具有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能力的机器人,可以完成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各类服务工作。至于特种机器人,虽然它同样属于服务机器人的范畴,但因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我们将其单独列出。
中轻集团长泰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国际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杨漾先生对此评价道,“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水平。”宋晓刚先生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在中国,虽然服务机器人的产值可能会更高,但目前还处在产业孕育阶段,而工业机器人已经步入了产业形成阶段,这正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独特之处。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无疑是巨大的。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数量高达22.5万台,其中大约5.6万台销往中国。预计到2017年之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会跃居世界首位。
国产工业机器人更是这块市场中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总体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30%,而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60%。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起步和示范应用并不逊色于发达国家,只是过去受制于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发展进程稍显滞后。现在,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一场快速、健康的飞速发展和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