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得天独厚优势及所面临的挑战 

   2024-11-12 工业品商城88
核心提示:在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已经演变得越发成熟且大规模地产业化,这主要乃是源自于其深切契合了中国广大制造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中国工业向高端转型的内在需求。 中国的工业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亟待提高生产效率,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攀升,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庞大且门类繁杂,许多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极

  在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已经演变得越发成熟且大规模地产业化,这主要乃是源自于其深切契合了中国广大制造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中国工业向高端转型的内在需求。

   中国的工业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亟待提高生产效率,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攀升,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庞大且门类繁杂,许多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极大,导致招工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宋晓刚深入剖析指出,相较之下,国外的制造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因此对于具有高度灵活性六轴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更为强烈。然而,中国的制造业涵盖了众多门类,如建材、轻工、纺织等,这些广泛分布的制造业对于三轴、四轴的工业机器人有着巨大的需求,因为与六轴工业机器人相比,它们的价格更加亲民,同时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同样表现出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国际领先后列。实际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正引领着国产机器人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元器件高级专家施进浩表示,从目前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技术、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某些关键零部件,例如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方面仍需依赖外资品牌,但他坚信,这种差距将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市场的推动力得以弥补。

  龚晓峰亦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通过实施“以市场培育技术”的战略,可以有效解决国产机器人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方面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拥有本土优势的国产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集成应用方面,这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 一大显著优势。”宋晓刚如是说。

  在中轻集团长泰机器人公司,一台持续投篮的机器人已经放置多年,杨漾详细解释道,这是为了测试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正是凭借着不懈的研发努力,他们成功拿下了亚洲最大的重型精密铸造生产线项目。“去年长泰签署的机器人订单总额高达2.7亿元人民币。”

  针对此现象,宋晓刚深入分析指出,国产机器人的市场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内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繁多,许多领域的机器人应用与国外先进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其次,国内机器人企业对于广泛分布的中国制造业工艺、流程及应用需求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因此,尽管中国广阔的制造业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的关注,纷纷对一些实力雄厚、行业影响力较大的国内集成商采取合作、合资、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然而,以长泰、新松等企业为代表的国产机器人厂商,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骄人成绩,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崭露头角。

  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透露,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已经占据了25%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2050台,同比增长率高达26.2%。新松公司更是跻身全球前三甲之列,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中的佼佼者,彰显出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