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机器人承担起搬运、分拣等劳务,从而使人能够摆脱繁琐、反复的劳作,这无疑与智能制造业中提升工厂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宗旨相得益彰。
如今,机器人技术已经在包括半导体、汽车在内的传统产业得到广泛应用。来自ABB集团过程自动化业务部的总裁白天恩(Pekka Tiitinen)向媒体透露,奥迪长春工厂的喷漆及上胶生产线已经启用ABB机器人。在引入机器人设备后,整个喷漆工序的效率提升了近两成,足以满足每年20万辆新车的巨大产量要求。
不仅局限于汽车制造领域,机器人技术还逐步渗透至3C产品、制药以及食品行业。据澎湃新闻报道,本届工博会期间,富士康、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展示出了以机器人完全取代人工进行手机组装作业的“黑灯”工厂模式。
新松公司(300024)的副总裁杨跞向记者表示:“在3C行业中,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然而招工问题始终困扰着众多企业。而机器人的使用则有助于缓解这一困境。”他进一步指出,新松公司在此次工博会上展出的柔性协作机器人,具备快速配置、牵引示教、视觉引导、碰撞检测等多种功能,未来将有望在3C装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27%,总销量达到了22.5万台左右,主要受到汽车及电子行业,尤其是中国和韩国市场需求的推动。
该协会指出,随着中国在追赶工业化国家竞争对手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了54%,总量达到了5.6万台左右。中国已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当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度销售额大约为95亿美元。
按照工业4.0的设想,未来的工厂将会实现机器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的完美结合。在过去数十年的工业制造历程中,机器人与人类的工作范围往往相互独立。然而,这种状况在未来的工厂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去年ABB公司推出全球首款人机协作机器人YuMi以来,直至今年柯马机器人推出双臂拟人机器人AMICO,人机协作机器人正逐渐成为未来工厂发展的主流趋势。
柯马全球机器人事业部首席运营官马蒂亚斯·维柯兰德(Mathias Wiklund)向记者介绍道,AMICO机械臂配备了两个SCHUNK SDH2多关节三指夹具系统,可灵活抓取各类物品;其中两个指状装置能够通过调整方向,适应不同的机器人工业应用场景。此外,夹具表面的传感器还能协助AMICO识别不同物体表面并自动调整最佳抓取力度。
“自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概念提出以来,我们确实见证了诸多变革。经过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深入交流,我们认识到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智能工厂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更多的云计算技术融入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之中,以便让未来的机器人更加智能化,通过更为精准的运算实现对机器人的高效控制,并在工厂中发掘更多的应用潜力。”库卡(KUKA)机器人首席销售官,执行副总裁Martin Kuhnhen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