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我国首次超越美国,跻身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家,然而,我国产业规模庞大却未能有效提升自身实力的问题依然显著。那么,智能制造对于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和效率提升又具备何种意义呢?
智能工厂的构建宗旨,便是推动企业逐步达到生产环境安全健康、工艺流程优化精良、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员工生产力显著提高的理想境界。
基于数字化及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智能制造使得企业有望成功实现从单纯的制造业到“智慧型制造”模式的转型跨越:借助对数以十万计的相关数据进行精准处理,企业便能够更为透彻地把握生产流程动态,有效提升生产过程的可监控性,大幅削减生产线的人为干预力度,实时捕捉并准确记录生产线上各种数据,同时,还能精准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及进度安排。
根据我国当前实际发展状况,加快进程发展智能制造无疑显得至关紧迫。“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全新制造模式,其最为显眼之处便是能够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以及资源能源消耗。”国务院副总理苗圩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截止今年的头三个季度,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惊人的9.67万亿元,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7%,然而净利润表现则更加惨淡,仅为4541.9亿元,同比下滑了高达23.7%,这两项数据都创造了21世纪以来的最低纪录。“面对这些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策略和方法来助力石化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如是表示。
促使九江石化走上这条智能化发展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经过三年多不间断的实践努力,九江石化原本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的传统石化企业如今已成功跻身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行列,并且,在加工每吨原油的平均利润率方面,在中国石化炼油板块沿江地区5家主要炼化企业中的排名也逐年提升,尤其是在2014年,这个数字跃升至榜首。实践经验表明,智能制造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其影响力无比深远且影响广泛。
智能制造将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制造业变革,这不仅仅是指单个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更涵盖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设计、生产、销售、管理到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提升。智能工厂这个新兴概念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乃至挑战?
近日,权威部门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智能制造被视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智能工厂则将引领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有专家指出,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制造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尝试错误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内该专项行动的具体目标、行动步骤和任务分工。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由制造、电子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同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启动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