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建设亟待提速 

   2024-11-14 工业品商城2
核心提示:随着制造业朝着“机器换人”的趋势不断加速推进,工业机器人已然成为了现代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其质量水平也愈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化的工业机器人共性关键指标检测方法及系统,且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业机器人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测。由于缺乏统一

  随着制造业朝着“机器换人”的趋势不断加速推进,工业机器人已然成为了现代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其质量水平也愈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化的工业机器人共性关键指标检测方法及系统,且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业机器人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的优劣往往取决于生产厂商的自我评价,这不仅影响到工业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启动机器人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旨在打破当前标准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困境。

  在工作组成立大会上,各位专家针对标准内容、体系以及分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并初步确定了工业机器人产品检验方法标准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将围绕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与控制系统、软件及其使用性能等关键环节,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检验方法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先生对专业工作组的成立表达了热烈的祝贺,他强调“机器换人”战略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标准先行”,期望专业工作组能够秉持科学严谨、服务产业的宗旨,充分发挥平台项目前瞻性、资源聚集性以及带动广泛性的优势,为推动“机器换人”战略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根据相关信息透露,自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机器换人”步伐加快以来,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已逐渐成为现代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未来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产业实际仍面临着核心技术薄弱、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及品牌匮乏等诸多挑战。尤其是标准缺失所导致的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相对落后,产需对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据专家介绍,截至目前,国内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已有38项(包含机械接口标准7项、检测方法与规范标准7项、通用技术条件标准13项、词汇标准3项、命名规则标准5项、特性表示1项、离散部件制造设备在工业环境中的工作条件1项、机器人伴同标准1项),然而鉴于工业机器人这类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前沿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产品而言,现行标准的覆盖范围仍然较为有限。此外,虽然已有部分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对自身的工业机器人产品进行了部分性能指标的出厂检验,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专业的研究,检测水平普遍偏低,仪器设备配置不齐,检验结果的可信度较低,各家企业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测试项目无法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求。更为严峻的是,国内至今尚未建立起标准化的工业机器人共性关键指标检测方法及系统,亦未设立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业机器人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使得国内有意购买此类产品的工业客户在选择时难以确定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甚至有部分工业机器人产品出于种种原因,在性能宣传方面存在着夸大概念或虚假宣传的现象,这无疑给有意购买此类产品的工业客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长期如此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