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价格持续下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2024-11-14 工业品商城101
核心提示:若您期望拥有一款能够执行焊接任务的机器人,然而在财务状况方面未能满足要求,那么或许可以考虑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因为当前机器人的售价正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之中。以2005年为例,当时一台焊接机器人的售价大约为182,000美元;然而到了去年,同样功能的设备售价已经下降至133,000美元左右。而且,新型机器人具备更大的灵

  若您期望拥有一款能够执行焊接任务的机器人,然而在财务状况方面未能满足要求,那么或许可以考虑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因为当前机器人的售价正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之中。以2005年为例,当时一台焊接机器人的售价大约为182,000美元;然而到了去年,同样功能的设备售价已经下降至133,000美元左右。而且,新型机器人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对周围环境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据相关报道显示,如今只花费100,000美元就能够购入的机器人,相较于十年前同等价位所能购买的机器人,其能够完成的作业量已经翻番有余。

  据统计,2014年中国共采购了57,000台机器人,占据全球机器人销售总量的四成份额,连续第二年稳坐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宝座。同年,中国每万名员工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5台之多。尽管如此,与此同时,日本和德国的该项数据则分别高达约300至385台。因此,中国在机器人市场领域仍需加紧步伐,努力追赶其他发达国家,以期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以及整体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社会问题。预计未来庞大的机器人劳动力将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在这方面实现突破。

  自2010年起,汽车行业在机器人采购方面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超过其他各行各业。据相关报告披露,2014年,汽车制造商所购买的工业机器人占当年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近半比重。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汽车制造及货车生产等行业对于机械重复性劳作有着强烈的需求,而机器人在效率、准度以及费用支出等方面均优于人力操作。以美国为例,一名从事点焊工作的工人每小时的薪酬约为25美元,而机器人每小时的运行成本仅仅只有区区8美元。部分汽车制造商对自家的机器人给予高度关注,甚至为其赋予了独特的名称。例如,特斯拉(Tesla)便是以诸多美国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切入,为旗下机器人赋予诸如金刚狼、X教授等富有创意的名字。

  在任何一篇关于机器人的研究报告中,我们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人类对于机器人可能会夺去自身工作岗位的担忧。美银美林的报告亦明确指出,在众多行业领域内,机器人极有可能逐步取代人类,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然而,随着机器人逐渐将人类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未来必将涌现出全新的就业机遇。在近期落幕的“2015《财富》全球论坛”上,众多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职场中的机器人技术展开深入探讨,最终得出的结论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

  展望未来,金融行业将有望借助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催生出一种名为“机器人分析师”的新兴职业岗位。具体而言,这类分析师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进而为银行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建议。据相关报告透露,富裕的“千禧一代”相较于其他年龄层人群,更倾向于信赖科技产品,在理财咨询服务方面亦然。这一现象在最新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据彭博社报道,美国银行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名为“机器人顾问”的产品,旨在负责处理金额低于250,000美元的账户业务。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