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执行副总裁兼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向现场的媒体表示:“工业4.0和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无疑给我们这些传统制造业带来了一场深远且具颠覆性的革命性变革。过去,我们遵守的是典型的生产销售模式——即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冰箱,然后尽可能地扩大产量,再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我们的期望仅仅是让消费者们购买完产品便不再回头,无论是关于使用体验还是产品需求等方面的反馈,我们都不太在意。然而,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思维模式。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生产出质量更高、更新颖的冰箱,还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当消费者通过手机发出购买冰箱的指令时,我们的内部智能化制造平台需要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住最关键的创新竞争力。”
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向在场的媒体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在不久的将来,汽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将会相互连接形成一张全方位的交通状况地图。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的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对于那些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进一步举例说明,目前德国已经推出了驾驶员驾驶辅助创新系统,该系统能够协助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
“智慧工厂”作为当前工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封兴良解释道:“智慧工厂的核心在于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其流程,以及如何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在智能生产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交互、3D打印等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实际应用。预计未来整个行业的研发周期将从设计阶段到投产阶段缩短三分之一。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降低。”
“工业4.0”的概念在欧洲乃至全球工业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和认可。各国制造业纷纷制定了宏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和战略,许多专家学者甚至将此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今年十月份,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担任德国总理后的第八次访华之旅中,成为了西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在任期内访华次数最多的领导人之一。在此期间,中德两国共同发布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标志着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合作的崭新篇章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