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政府立足于产业发展全局,明确指出在“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中,佛山将全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制造业一流城市,同时致力于跻身广东省民营经济的首要发展地位,以及珠江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引领者角色。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一线城市的认知往往局限于行政区域划分的范畴之内。所谓的一线城市通常是那些经济规模庞大,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具有深远影响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即世人所熟知的北上广深。然而本次佛山市政府倡导的制造业一流城市概念,则是从制造业的规模体量及竞争力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倘若我们在未来五年内能够实现3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总量,那么是否有可能晋级为中国制造业的一流城市呢?”刘悦伦市长坦诚地表示,中国的一线城市主要包括北上广深,佛山要想在“十三五”时期跻身一线城市之列确实面临巨大挑战,但是完全有可能通过不懈努力,成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的领军城市,全省民营经济的翘楚,乃至在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业一流城市行列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市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例如在2013年至2014年间,佛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位居第三和第四,增长率分别高达12.7%和9.9%。
在刚刚过去的前三季度,佛山全市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高达4846.01亿元,同比增长13.2%,超出佛山全市工业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更是高达3728.25亿元,同比增长13.2%。
深入剖析佛山市的这些增长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迈向中国一线制造业城市的道路上,佛山市所参照的标杆并非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放眼全球,以全球视角审视并提出了发展工业4.0的宏伟目标。
在位于南风股份小塘新厂区的3D打印车间内,一台高度超过两层楼、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大型设备矗立在厂房一隅。特殊的金属粉末逐层堆积,最终将形成直径数米、重量数百吨的金属结构件。
这款由南方增材斥资1.68亿元、历经长达4年时间成功研发的高端装备,首次将“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运用到核领域,这不仅有效突破了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对国外核心技术依赖的现状,更为佛山市长期以来在重工业技术领域缺乏龙头企业的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与此相邻不远的地方,同样坐落于佛山高新区的珠江富士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的焊接生产线,曾经需要十余名焊工共同完成的工作如今已被一批工业机器人所替代,整个车间仅需一名技术工人负责操控程序即可。
今年九月份,佛山市成功举办了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为佛山制造业搭建起通往全球市场的桥梁和平台。此次盛会使得佛山市得以与全球制造业的佼佼者——德国,展开跨越万里的深度对话,探讨如何在“量”与“质”两个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
在当日的活动现场,除吸引了“BAT”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参与外,还吸引了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库卡、ABB、安川、川崎)等知名企业展示其最新产品和尖端技术。由佛山市主导成立的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也同期启动,该联盟的成立无疑将为佛山制造业对标全球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