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

   2024-11-21 工业品商城60
核心提示:在机械自动化技术革命的波涛汹涌之下,我国已然稳固其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连续两年无人能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披露的数据,中国正在运转中的机器人数量约占据全球总规模的9%左右,而2015年国内市场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更是突破历史纪录,达到令人惊

  在机械自动化技术革命的波涛汹涌之下,我国已然稳固其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连续两年无人能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披露的数据,中国正在运转中的机器人数量约占据全球总规模的9%左右,而2015年国内市场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更是突破历史纪录,达到令人惊叹的7500台之多。而在商业销售额方面,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代表的国产机器人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统计数据,仅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达11275台,较去年同期增长达到了惊人的76.8%,相当于去年全年销量的66.5%。我们期待,到2015年底,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总量有望超越20000台,同比增长幅度大约在40%。

  在2015年这个充满变革意义的年份里,机器人市场正悄然发生着一系列显著变化:首先,历经改革开放多年后,众多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纷纷携巨资投入机器人产业。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月都会有新的上市公司加入这一行列:如三月份的卧龙电气,四月份的中兴通讯和中国南车,一直延续至12月份的京东方、科大智能等等。其次,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机器人智能水平的逐步提高,工业机器人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汽车行业、电子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加工业以及日用品消费品等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速度惊人。最后,产品类型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随着人机协作趋势的日益明显,小型机器人几乎成为了各家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其中以协作机器人为主导,市场基本上都瞄准了3C电子制造业。

  实际上,机器人时代的来临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认识,无论是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还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亦或是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以及欧盟的"火花计划"等,无不将发展重心聚焦于机器人领域。而在国内,机器人产业也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获得了多项政策的大力支持。

   展望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仍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我国机器人需求总量将达到9.5万台。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国产机器人制造商们亟需在新的一年里寻求变革。

   首先,应聚焦于重要客户群体。现阶段,汽车制造业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例如在2014年,日本、德国、美国及韩国每万名员工中均使用超过1000台以上的工业机器人,而我国的这一数字仅为305台,可见我国机器人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制造商唯有紧紧抓住这些关键客户,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创新驱动将成为推动未来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国产机器人制造商对关键部件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从而导致目前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减速器,国内企业购买减速器的价格几乎是国外企业的五倍之多,这无疑使得国产机器人在价格方面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了实现机器人产业化并摆脱国外智能机器人企业的束缚,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步伐。

  最后,应尽力规避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的风险。尽管机器人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但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的隐患已然显现。以6公斤以下六轴坐标智能机器人为例,2015年部分企业的降价幅度甚至高达30%,这对于原本在价格上就缺乏优势的国产机器人制造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