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精细构筑

   2024-11-22 工业品商城6
核心提示:辛国斌先生明确指出,工业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共同制定并且发布了这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以下几大方面的考虑因素: 首先,该指南旨在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立项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及制修订工作的重要

  辛国斌先生明确指出,工业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共同制定并且发布了这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以下几大方面的考虑因素:

  首先,该指南旨在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立项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及制修订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同时也被视为对智能制造标准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准则。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所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众多行业和技术领域。依据《建设指南》的相关规定,我们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适时地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智能制造标准,从而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该指南有助于推动解决制造环节互联互通、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问题。《建设指南》全面纳入了与智能制造息息相关的基础通用、关键技术及重点行业应用标准,并对已经制定或者正在制定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整合。以聚焦制造业优势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遵循“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主要针对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集成类标准,通过合理调配标准资源、优化标准结构,重点解决当前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中所面临的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基础性瓶颈问题。

  再次,该指南明确了立足于我国国情、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建设指南》充分考虑到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基础相对薄弱、行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等特点,注重标准的适用性,特别强调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制定与产业化。此外,《建设指南》的部分内容还充分借鉴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标准化成果,并与其他先进制造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了对比研究,积极推动将相关标准提升至国际标准层面。同时,我们也会将那些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国际标准适时转化为国家标准,致力于构建一个兼容性良好、开放程度较高的标准体系。

  最后,该指南有助于建立一个与时俱进、持续完善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是基于当前智能制造的技术特点以及对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而编制的,然而智能制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庞大系统,产业界对于智能制造的认知也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产业的不断进步,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也在不断涌现,因此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和完善。

  辛国斌先生强调,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推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立,不断推出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标准,并力争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具体来说,根据当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预计将于五年内初步建成并且逐步完善。这个标准体系的形成共计分为两大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2016至2017年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标准体系的融合贯通以及基础标准缺失的问题;第二阶段(2018至2020年间)则主要致力于完善标准体系以及使标准在全制造业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我们明确设定了两个具体目标:在2017年之前,我们将初步构建出一套健全的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在此期间,我们会制定超过60项关于智能制造的重要标准。遵循着"共性先行,急需为首"的原则,我们将首先推出参考模型、术语定义、标识解析以及评价指标等基础性的共性标准,同时也会涉及到数据格式、通讯协议等关键技术标准。此外,我们还将尝试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并期望能在《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动这些智能制造的国家标准升级为全球认可的国际标准,使国内的标准应用程度以及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对于第二个阶段,即在2020年以前,我们的愿景是力求构建一套更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在这个阶段里,我们会制定和修订超过500项智能制造相关的标准,以期实现对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全面覆盖。我们期待这些智能制造标准能够在广大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并在整个制造业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我们坚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国的智能制造水平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我国智能制造标准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得到显著增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