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智”与“能”的融合

   2024-11-25 工业品商城47
核心提示:尽管智能建筑这一理念日益受到热捧,然而大部分民众对于何谓智能建筑仍缺乏清晰的认识。人们往往将智能化的家庭设备以及其所提供的便捷视为智能建筑的本质。然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苏运升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在科幻电影中所展示的智能建筑仅是其功能表现的冰山一角。在他看来,智能不仅仅体现

  尽管智能建筑这一理念日益受到热捧,然而大部分民众对于何谓智能建筑仍缺乏清晰的认识。人们往往将智能化的家庭设备以及其所提供的便捷视为智能建筑的本质。然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苏运升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在科幻电影中所展示的智能建筑仅是其功能表现的冰山一角。在他看来,智能不仅仅体现在自动化,更为重要的是“智”与“能”的结合:前者代表着环境的智慧化,后者则聚焦在能源的转型升级上。

  据苏运升详细阐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是一种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系统集成、服务实施及管理策略,旨在依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建筑内外信息交互、安全保障、舒适居住、行动便利以及节约能源的各种期望,从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建设理念。智能建筑及其节能领域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具备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建筑的智能化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增强建筑的适应性,降低使用成本,而且已经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智能建筑”这一概念源自于“智能大厦”,早期的智能大厦主要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现代通信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地位愈发突出,以“3A”为标志的智能建筑新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近些年来,智能家居概念备受关注,各类智能插座、智能灯具等产品层出不穷。然而,在苏运升看来,这些智能家居产品仅仅是智能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涵盖了智能家居,而智能家居则主要关注室内环境。他进一步指出,智能建筑的“智”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建筑外立面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如风力、水资源以及太阳能如何通过建筑物的外立面实现能源的吸收和雨水的收集,因此,表皮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智能建筑的“智能”更多地侧重于如何实现节能环保,而非一味地追求高科技的堆砌。

  近期,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以及霍尼韦尔共同发布的《中国智慧建筑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揭示,中国的智慧建筑未来将朝着更加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而产业政策、行业标准以及用户体验无疑将成为推动建筑智能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智能建筑”的范畴也在持续地拓展与丰富。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办公大楼、购物中心等业态的涌现,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为环保节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不仅如此,投资智能建筑对各方都具有深远影响。对于开发商来说,智能建筑所带来的益处更为明显。据上述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会增加约40%;相较于传统建筑,智慧建筑能够有效减少50%的能源消耗。通过采用建筑智能化设计和施工,楼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可望节省高达9%,同时资产价值亦将随之增长7.5%。共享的网络硬件设施可节省8%至12%的安装成本。此外,升级能源系统将带来20%至30%的投资回报率,并使得建筑资产获得相当于投资额三倍的增值效益。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