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场活力释放,制造业升级需求旺盛

   2024-11-26 工业品商城61
核心提示:东莞厚街镇主要领导在面对《财经》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厚街镇的部分代工企业在过去几年曾尝试走向海外市场,然而在去年却纷纷选择回到本土,这是因为这里已经拥有了东莞历经30年精心打造的完整产业链条,无论是制鞋还是家具制作,所需的皮革、钉子、设备、油漆以及木材等原材料都可以在本地找到,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服

  东莞厚街镇主要领导在面对《财经》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厚街镇的部分代工企业在过去几年曾尝试走向海外市场,然而在去年却纷纷选择回到本土,这是因为这里已经拥有了东莞历经30年精心打造的完整产业链条,无论是制鞋还是家具制作,所需的皮革、钉子、设备、油漆以及木材等原材料都可以在本地找到,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服务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在进行增资扩股时,政府会积极协助办理各种手续。

  东莞在技术创新领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创新制度所带来的巨大红利。自实施商事制度登记改革以来,这项改革已持续三年多时间,极大地激发了东莞市场主体的活力。

  据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市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了惊人的12.3万户,同比增长7.7%,总数量成功突破71万户大关。其中,新注册企业高达5.5万户,同比增长20.4%,总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5.6万户。这两个关键指标均位列广东省地级市之首。

  记者深入了解到,东莞的一些企业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普遍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导致企业对于转型升级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制度环境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曾经坦诚指出,中国各级政府应当转变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念,借鉴德国的经验,将制造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根基,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使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能够看到未来的希望。

吕铁亦同样认为,尽管东南亚地区具备低成本优势,但是市场规模和要素供应仍然相对有限;而印度虽然同时具备市场优势和要素优势,但受到体制束缚和基础设施短缺的制约,短期内尚无法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因此,中国制造业的战略方向应当是充分发挥现有的市场规模优势和产业体系优势,加速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来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从而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塑造出中国制造业自身的独特竞争力。

  根据经济史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可能源自于模块化架构下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市场规模+产业体系+独特能力”构成了中国理想的三维竞争优势框架。目前,我们需要通过体制建设来实现第三个要素——独特能力的培育。

  国务院参事汤敏等一批专家学者提出,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艰难历程中,东莞市政府仍需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制度缺陷。此外,还应通过普惠性的政策措施降低广大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制造业行业的各项标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制造企业,确保创新者能够稳步前行,山寨者则寸步难行。

  记者了解到,东莞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这些企业在直接从银行获取融资以升级设备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在去年推出了“机器换人技改前贷”,专门用于设备按揭贷款;同时还推出了“五金模具特色行业设备贷款”,专门用于支持东莞市重点行业设备抵押贷款;以及“机器换人技改后贷”,专门用于企业技改完成后经营性流动资金的补充;此外,该行还申请推出了针对东莞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装备企业贷”。除此之外,东莞还采用了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资本运作手段助力企业技术更新。

  在融资租赁领域,东莞市政府通过实施"省市共建专项资金"战略,积极调动金融机构对制造业智能装备升级的支持力度。为帮助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高达1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用于提供贴息补助;而东莞市财政则每年配套投入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设立融资风险池。东莞市政府将采取包括融资租赁补贴、融资租赁风险补偿及融资租赁业务奖励在内的多种手段,以促进中小企业设备升级换代。

  据记者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内的产融状况来看,金融抑制以及创新激励机制的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对高昂的税费负担,还要承受整个生产与流通环节的高额交易成本,更陷入了高额贷款成本和无融资渠道的困境之中。

  张友伦先生坦言,当前最为困难的便是融资问题,除了自有资金外,只能寻求民间融资途径。然而,受中国经济低迷影响,民间融资市场萎缩,通道不畅。即使发行私募基金,但由于短期内看不到项目进入,投资者也不愿投资,导致资金到项目落地之间的空档期难以逾越。他期望金融部门能够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设计出更多金融产品,鼓励企业赴海外收购高端制造业和高端科技企业。“寻找德国高科技企业并非难事,真正困难的在于前期融资,资金不到位,优质项目亦难以引入。”

  记者了解到,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私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进行研发,引进技术的政策环境和融资渠道均不够畅通。国有企业虽然具备实力,但按照中国技术研发的流程,从立项、研发、临床试验到推广的过程极为漫长。如今制造业的周期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如此繁琐的程序难以适应。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