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信息科技在工业领域的广泛运用,结合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的新型平台和创新产品纷至沓来,各大工业软件制造商纷纷依据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如SAP的HANA、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达索系统的Solidworks2016等知名产品。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主要聚焦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以及云计算等领域。愈发增多的软件公司选择将工业相关应用程序部署到公共云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集成化服务,使得他们无需自行搭构自下而上的完整平台。另外,工业互联网底层协议标准制定以及技术路线的争夺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方面,工业软件企业致力于将自家技术融入行业标准之中,另一方面,它们亦需在行业应用中顺应大多数企业所采纳的技术协议,从而提升自身产品的兼容性与稳定性。
在研发与管理类软件领域,SaaS正逐渐成为近年来软件企业新的业务增长引擎。以SaaS为代表的云业务为工业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行业应用模式,其多样化、灵活性的信息化需求得以充分满足,SaaS也因此成为软件企业竞相争夺的新高地。SAP、Oracle、Salesforce等业界巨头在SaaS业务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尽管如此,它们依然能保持每年20%-40%的稳定增长率,这无疑彰显出SaaS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据统计显示,基于云的软件服务增长速度远超传统软件服务,因此,在2016年乃至可预见的未来,云应用的普及程度仍将持续攀升。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生产管控类软件以及嵌入式软件领域,由于每家企业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数据库各不相同,且在生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诸多工业企业在决定是否“上云”时仍表现得相当审慎。
制造业企业所需管理的数据类型繁多,涵盖了设计、工艺、加工、质量等产品数据,组织、管理、市场、生产、采购、库存等运营数据,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价值链数据,以及宏观经济、行业运行、竞争对手等外部数据。以客户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能够实现灵活智能的柔性制造,已然成为高端制造业的主流形态,有望彻底颠覆制造业的传统商业模式。鉴于智能化的工业企业需要将ERP、CRM等软件的外部数据与MES、PLM、CAD等软件的内部数据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对供应链、客户订单、生产制造等流程的协同管理,因此对工业软件系统集成服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自主可控乃是工业软件的核心议题之一。一方面,企业高度重视生产过程及其产生的数据的安全性,尤其对嵌入式软件的信息安全问题极为敏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对国产软件的扶持力度,国产工业软件在行业应用中的比重预计将逐步增加。当前,在研发设计软件领域,国际厂商的技术优势颇为显著,国内企业往往通过代理其产品或提供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涉足该领域,进而赢得市场认可。随着国家对自主研发的日益重视,必将出台相应政策激励软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并加大投资力度以提升国内工业软件自主研发的比例。我国目前主要从汽车工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国防军工等行业入手,努力提高自主工业软件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