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于新工业革命的话题愈发热烈地展开讨论,其中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鲜明特点的智能制造正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一全新的产业形态已然满足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必要条件:首先,在技术层面,我们见证了信息通信技术(ICT)的飞速进步,使得计算、储存、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生产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也随之稳步提升;其次,从需求层面分析,不断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迫使企业必须加快新品研发速度,同时,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能源资源效率提升的紧迫性愈发明显;最后,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各种智能软硬件价格的不断下滑,如传感器、微型电池、网络接口、无线连接以及快速高效的软件开发工具等等,无疑为智能制造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可靠保障。
自步入2016年以来,特别是随着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于1月19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大会主题设定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更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之上。在这次盛会中,瑞银集团(UBS)发表了名为《极度自动化和连通: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全球、地区和投资领域的影响》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极度自动化和连通正在引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据了解,今年9月份即将在我国美丽的城市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新工业革命”亦将被纳入会议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新工业革命,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要素和新工业组织模式在推动国内生产和创造就业岗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智能化制造是由信息通信技术、电工电子及微系统技术、生产技术以及自动化机械工程、管理和物流技术等多项尖端技术交叉融合而构成的完整技术体系。近些年来,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以及3D打印、机器人、人机协同作业等创新制造技术为代表,与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科技领域的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相得益彰,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屡创佳绩。
展望未来,随着2016年的到来,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应用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朝着系统集成应用方向稳步前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使智能制造系统平台的诞生。为了更好地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平台,近年来,美国、德国等制造业大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大力加强信息物理系统(CPS)软件开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德国则积极推行“工业4.0”战略,致力于打造以CPS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架构。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推进实施,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引导科研机构、制造企业与信息通信企业深化合作关系,共同搭建符合中国制造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智能制造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