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改变城市生活和供应链模式的关键

   2024-11-27 工业品商城89
核心提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已然风靡全球,各地纷纷涌现出智慧城市的宏伟目标。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我国各大中型城市均开始积极参与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其中,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同年1月29日,正式对外宣布确定了首批共计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名单,预计总投资高达900亿元人民币。此外,北京市政府还精心制定了独具特色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已然风靡全球,各地纷纷涌现出智慧城市的宏伟目标。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我国各大中型城市均开始积极参与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其中,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同年1月29日,正式对外宣布确定了首批共计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名单,预计总投资高达900亿元人民币。此外,北京市政府还精心制定了独具特色的“智能北京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将以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作为主要突破口,致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居民生活品质,进而缓解当前较为严重的城市病现象。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智慧城市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克服诸多信息技术难题,更关键的是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智慧物流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且急需发展的地位。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无论是城市的生产活动还是居民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物流服务。然而,由于物流市场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物流运营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城市交通运输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从而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与《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均将城市配送视为重点工程。例如,2013年2月,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而在2012年,商务部与财政部则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9个城市开展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及共同配送试点工作,2013年更是新增了15个城市。

   众所周知,智慧物流的实现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持。因此,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推动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我们应大力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球信息系统(GIS)以及智能交通系统(ITS)等相关技术,以此来加速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而在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亦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部门、行业、区域乃至军事体系间的物联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为智慧物流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品消费,尤其是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智慧物流工程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便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这家公司坚信:“数据已经深入渗透至当今各个行业及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有效运用,预示着新一轮生产率大幅提升与消费者福利改善的浪潮即将来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