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改革:制造需培养人才

   2024-11-27 工业品商城3
核心提示:德国与美国在制造工艺方面拥有无法替代的卓越优势,然而其制造历史与中国相比却略显不足。诚然,相较之下,中国制造过程中的失误率可能相对较少,因为我们依赖的是人类的双手,他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厌倦,伴随着心理上的波折和情感需求。 然而如今,无人敢小觑中国制造。无论在生产规模、工作效率甚至成本竞争力等诸多领域

   德国与美国在制造工艺方面拥有无法替代的卓越优势,然而其制造历史与中国相比却略显不足。诚然,相较之下,中国制造过程中的失误率可能相对较少,因为我们依赖的是人类的双手,他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厌倦,伴随着心理上的波折和情感需求。 

   然而如今,无人敢小觑中国制造。无论在生产规模、工作效率甚至成本竞争力等诸多领域,中国都毫不逊色于德美两国。举例来说,德国机械臂能够每小时达到组装249件产品的惊人速度,而中国流水线上的女工依靠双手也能做到每个小时组装350件。为了实现更高的产量,他们甚至会选择在高昂激情的旋律中,主动减少休息时间。虽然这背后多少带有一些为获得更多加班费用的意味,然而事实却是,中国制造正是通过自我鞭策的方式持续提升效率,以低人权的竞争策略来争取订单,从而塑造出了制造业的传奇。

   随着制造业改革浪潮的来临,中国制造业的管理者们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简单直接地进行制造活动。他们正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以及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然而,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制造业的改革重心仍然聚焦于“自然人”。在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中国制造首先需要找回人权。制造业在中国并非广受欢迎,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选择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作为就业首选,每当提及制造业时,往往会流露出不屑的神情。曾有一家制造业企业前往某科技大学招聘,竟然遭到拒绝。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公众及媒体对于制造业的误解,同时也存在制造业自身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中国制造通过低人权竞争获取订单,因此难以涌现出具有美学价值的管理案例。由于身处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率微薄,因此员工的薪酬待遇也难以得到显著改善。即使是最为规范的企业,基本工资也常常仅满足当地最低薪资水平。

   这便是为何制造业基层员工热衷于加班的原因所在。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很难产生归属感。一旦员工队伍不稳定,技能提升、职业尊严乃至更为高尚的情操便无从谈起。长此以往,中国制造业不知不觉间阻碍了几代人的成长。而未来的工业4.0或自动化,抑或其他智慧工厂,仍需依靠人才来推动发展。

   与其盲目追求智慧工厂的概念,中国制造或许应该脚踏实地,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只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在模仿、追赶甚至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否则,中国制造将始终停留在低端的工业加工层次,无法触及高额利润。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