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纺织业寻找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出路

   2024-11-28 工业品商城85
核心提示: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使得众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生产压力。以中国宝娜斯集团为例,该公司的董事长黄祖群表示,自2008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已增长了近2.5倍,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纺织制造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他表示,劳动力成本如今占据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8%,这无疑是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的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使得众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生产压力。以中国宝娜斯集团为例,该公司的董事长黄祖群表示,自2008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已增长了近2.5倍,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纺织制造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他表示,劳动力成本如今占据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8%,这无疑是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同时,日元和欧元的持续走软以及各国间关税壁垒的日益加剧,使得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力逐渐下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美国倡导并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于去年春季签订后,大量纺织业订单开始向东南亚地区,尤其是越南转移。根据推广计划,TPP实施之后,越南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品关税将从原先的17%-32%大幅削减至零。

   不仅如此,订单流失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全国最大的精毛纺生产商,江苏阳光集团的产品有超过一半销往欧美等地,在海外中高端市场享有良好声誉。然而,自去年以来,陈丽芬发现许多大型客户及高端客户纷纷将订单转向欧洲,原因在于欧洲制造高端产品的成本竟然已经低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201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了9.3%和11.6%。

   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外,其他要素价格如原材料价格也在逐步提高,而制度性成本则未见明显降低。例如,棉纺企业在加工环节中所承担的增值税征收方式存在高征低扣的问题,导致企业需额外承担约4个百分点的成本压力。尽管去年已有九个省份陆续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允许棉纺企业将所使用的皮棉按照纺织品适用税率17%进行计算抵扣,但由于操作流程较为繁琐,仍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此外,棉花进口配额的限制仍然制约着企业灵活运用国际市场资源以平抑成本,进一步加大了棉纺行业的经营难度。2015年,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了9.7%,相较于2014年的降幅更是扩大了5.6个百分点。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邱亚夫坦言,如果棉花进口政策未能得到改善,那么无论是国内的棉农还是纺织企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他透露,由于棉花进口配额的限制,如意在澳大利亚种植的优质棉花不得不先运往印度进行纺纱处理,然后再进口回国用于制作面料。“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正从中获益匪浅,他们的棉纱销售状况十分火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在江苏沭阳破土动工。黄祖群对于这个占地面积达6000亩的新型工业园区充满期待。他表示,虽然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但员工素质却有待提高,因此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显著提升。“这个难题唯有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才能得以解决。”黄祖群补充道,借助此次智能化改造,企业的人均产值有望实现翻番。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