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前景广阔但投资风险大,纺织业转型面临抉择

   2024-11-28 工业品商城75
核心提示:针对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所缺乏的并不只是高级的科技资源、雄厚的资本实力,或者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实践经验,而恰恰在于创新思维的激发与运用。正如近期围棋领域备受瞩目的人机大战所展现出的,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即将迎来的工业革命开启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纺织业正在经历由智能制造带来

  针对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所缺乏的并不只是高级的科技资源、雄厚的资本实力,或者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实践经验,而恰恰在于创新思维的激发与运用。正如近期围棋领域备受瞩目的人机大战所展现出的,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即将迎来的工业革命开启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纺织业正在经历由智能制造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今,我国的羊绒与T恤制造已能在电脑辅助设计与程序编写的协助下,实现自动挑选纱线与针织机一次性立体成型的高效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消费者仅需通过互联网络的终端进行纱线颜色、粗细及服装功能与图案的自主选择,并进行在线量身,便可迅速实现由企业订制的创新设计,同时促成计算机与针织机械的智能生产模式的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一件男士衬衫,您现在可以选择具备速干、抑菌、防臭等多达80种功能,包括喜爱的领型、袖型、袋型以及纽扣类型等等,然后将个人的身材数据提交给我们,从设计到成品交付的整个流程仅需短短6天时间。这在过去简直无法想象。”他进一步透露,当前中国的“智能制造”已经能够在短短27分钟内完成一套定制西装的设计工作。“这种‘中国制造’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体现,它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然而,尽管智能制造为传统产业描绘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如通用电气(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等大型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但仍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智能制造尚处在技术研发阶段,甚至连其基本概念都尚未形成广泛共识,企业进行部分技术改进固然无可厚非,但若贸然进行全面改造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

    关于纺织业智能化是否是一场豪赌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许多企业家认为,仅仅依靠机器替代人力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应该涵盖采购、设计、制造、包装、物流、财务、销售、管理等全产业链的深度重塑,是利用大数据的精准运算与判断取代人类的主观决策,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然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制造虽然尚处于概念探索阶段,但其投资规模已达到数亿人民币之巨,这种颠覆性的改造无疑如同“摸着石头过河”,风险极高。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提高制造环节的智能水平方面,例如机器替代人力的投资对于纺织业来说是否具有经济效益仍然有待商榷。相较于汽车、机械、电器等行业,纺织业的产值相对较低,大规模的机器替代人力确实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是机器的购置、维护、升级等一系列成本同样不容忽视。不仅企业对此感到困惑,许多地方政府也对纺织业智能化道路的前景心存疑虑。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长久以来都是地方解决就业问题的民生支柱。智能化一方面可以推动地方投资,带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又意味着大量工人可能面临失业的困境。

   在王晓明看来,智能制造的投资规模巨大,投资风险可能会影响甚至阻碍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因此政府应当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降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风险。“在政府层面,我们应当鼓励通过试点摸索、试错的方式逐步推进。企业也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在实施智能制造前,首先要做好精益生产和数字管理等基础工作,可以考虑从采购环节的数字化供应链、制造环节的可移动机器人等局部环节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升级。”王晓明如是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