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全球化的倡议,全球能源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瞩目。近日,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主导发起的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于北京盛大举办,业界领袖汇聚一堂,为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宏伟蓝图献计献策。
许多业内资深专家深知,伴随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进程的深入,必将催生数额庞大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以及相应的建设工程。尤其值得期待的是,中国的特高压技术与产品,定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舞台,进一步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
早在2015年9月,“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力以赴推动以清洁环保型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引发全球各界空前广泛关注。
国际能源署(简称IEA)首脑法提赫·毕罗尔强调,国际能源署始终保持着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密切沟通与交流,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的互联互通。
埃塞俄比亚水、灌溉及电力部部长莫图马·梅加萨则对中国提出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东非地区具备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先决条件,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堪称‘非洲水塔’。按照埃塞俄比亚的发电规划,预计至2020年,全国的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惊人的1.7亿千瓦,这无疑预示着巨大的电力输出潜能。此外,位于东非地区的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等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彼等迫切希望拥有充足的电力资源以支撑其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在此次会议中,各方积极响应号召,成功组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此举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美好愿景正逐步转化为现实。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络框架、全球互联的强大智能电网为基础,是清洁能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石平台。其核心内涵便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乃关键所在,智能电网为基础依托,而清洁能源则是根本动力。
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详细阐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协同推进。从当下直至2020年,工作重心应集中于加速各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内电网的互联互通建设;至2030年,应着力推动洲内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以及电网跨国互联;至于2050年,则应着重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并推动电网跨洲互联,从而基本完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全面构建。
对于特高压产业而言,机遇的大门早已在国内互联阶段悄然敞开。东北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龚斯闻预测,伴随着能源互联网时代的来临,2016年特高压产业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启动。
特别是在洲内互联、洲际互联阶段,特高压产业将有望获取更多的发展良机。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能源”与“互联网”的完美融合,将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预示着一个万亿级市场规模的能源互联网新时代即将来临,同时也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