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机床行业技术实力的大幅攀升,整个行业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高端数控产品领域,我们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仍然过高。因此,对于我国的机床行业来说,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以实现自主化的目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整体景气度指数仅为34.5%,相较于2014年还出现了8.8%的下滑。这反映出行业内消费和生产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基本上依靠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部分科研机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针对目前机床行业面临的现状,政府已开始采取有力措施,发布多项相关政策以及发展规划,期望推动四个主要领域实现自主化发展。早在2006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其列为国家科技方面的重大攻关项目,并在相关领域提供国家补贴。到了2010年,国务院批准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速度,并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政策的扶持。而在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中,更是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根据此项战略,我国将全力推动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特别是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
机床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样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改革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坚实的制造基础、创新性的技术研发以及优质的产品质量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国内机床企业应摒弃过去那种“只生产能获取最大利润的机床”的观念,逐渐转向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寻找突破口。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动力。国内机床企业应当致力于产品的创新升级,改进生产方式,走上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已经率先展开了技术攻坚战和创新探索。例如,沈阳机床成功研发的A、C摆角高速加工中心,有效解决了航空领域大型铝合金材料高速加工的难题。此外,沈阳机床还推出了大型车铣复合机床,大幅度提升了船舶大型曲轴加工的精度和效率,为解决我国船舶动力落后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济南第二机床厂则成功研制出桥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成功解决了航天领域钛合金锻件加工的难题等等。
综上所述,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在高端领域寻求技术突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自主化创新。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倍努力,加强研发,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供需双方加强合作,鼓励企业使用国产高端机床。只有这样,才能既快速弥补现有短板,又在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的指导下,全面提升产业共性技术水平,大力推进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最终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