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向高精尖

   2024-12-02 工业品商城92
核心提示: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以及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在这个领域之中,中国机器人必定会占据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地位。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颁布实施,将会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树立明确的愿景,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抵制行

  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以及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在这个领域之中,中国机器人必定会占据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地位。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颁布实施,将会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树立明确的愿景,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抵制行业虚假繁荣现象,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发展潜力——

  在 4 月 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旨在促进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的出台过程。这一《规划》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共同制订并发布的。在当前中国人口红利逐日衰退,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向中国智能制造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之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正迎来新的曙光。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机器人产业所遭遇的发展质量不足、企业扎堆于中低端市场、缺乏核心技术等诸多挑战。

  业界专家们普遍认为,《规划》不仅明确了未来五年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这将对机器人产业进一步迈向“高精尖”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机器人产业的初创阶段,而‘十三五’时期则是其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凌燕如是说,《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确立了工作的重心,充分体现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思维,为行业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利好消息。

   机器人不仅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同时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塑造我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制造强国建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近些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已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目前,中国制造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转折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表示,仅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来看,2014 年,韩国、德国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分别高达 478 台和 292 台,相比之下,我国这一数据仅为 36 台,差距悬殊,潜力巨大。

  然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数量上看,机器人生产企业在短时间内大量涌现,优劣参差不齐;从发展质量上看,绝大多数企业的机器人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尚存在严重缺失,迫切需要在技术层面、产品层次实现重大突破。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规划》明确提出,要秉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质量为先”的原则,力争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

   《规划》设定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五年的总体目标: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除此之外,《规划》还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在中国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且市场前景颇为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认识到,相对于全球顶尖的国际巨头来说,本土企业的竞争实力尚显不足。产业的持续壮大应当规避诸如低端产品泛滥和同质化严重等不良现象。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王影在此次发布会上指出,他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标榜自己为机器人制造商的企业实际上并未掌握核心技术,无法独立生产关键零部件,仅限于进行简单的装配作业。

   据相关数据揭示,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超过九成的企业年度产值低于10亿元人民币。即使是在国内机器人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新松公司,其2015年的营业收入也仅为16.9亿元,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巨头动辄百亿级别的营收水平相差甚远。此外,我国机器人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仍存在显著短板,目标市场稳定性差、用户群体规模有限的问题亦不容忽视。在国内某些地区大规模推广机器人替代人力的进程中,消费者往往更加青睐外资品牌的机器人产品,尤其是在汽车等重要领域的机器人业务,几乎完全由国外巨头垄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划》明确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包括推动重大标志性产品取得突破、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特别强调了要攻克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以及智能护理机器人这十大标志性产品。同时,《规划》还鼓励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实现跨界融合,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构建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繁荣景象。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