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工业自动化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前提?

   2024-12-02 工业品商城24
核心提示:我们应当迎接着崭新的未来时代,这便是我们所称之为的人工智能时代。然而,在开始探索这一新领域之前,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唯有实现全面的工业化,我们方能向信息化迈进,进而实现智能化。然而,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道路上,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 今的中国,尽管已经在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中有了一些进展,

  我们应当迎接着崭新的未来时代,这便是我们所称之为的人工智能时代。然而,在开始探索这一新领域之前,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唯有实现全面的工业化,我们方能向信息化迈进,进而实现智能化。然而,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道路上,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

   今的中国,尽管已经在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中有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行业尚未实现半自动化。在此背景之下,我们提出了工业4.0这样前瞻性的理论模型,但如果过于提前却没有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那么它便可能如同夹心饼干般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

  为了使国家能够稳健务实地跨越这一阶段,呼吁我们应该将重心转向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提升人民素质上。当工业实现全面自动化之后,将不再需要大量的基础劳动力。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应当开始关注如何提高教育水平、如何从价值观层面提升人民素质。

  在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等热门概念如火如荼的今天,任正非先生的一席话让人们深思。他所探讨的是中国工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具体路径问题。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为何他坚信“只有实现工业自动化,我们才有可能步入信息化”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深入思考良久。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见解:

  首先,从思维逻辑的角度来看,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这是人类理性认知从初级阶段逐渐走向高级阶段的过程。要深入剖析并理解“只有实现工业自动化,我们才有可能步入信息化”这一判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相关概念。

   关于自动化(Automa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D.S.Harde在1936年提出的。简单来说,自动化就是指“机器之间的零部件转移无需人工搬运,而是通过机器搬运来替代人力劳动”。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自动化则被定义为“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的程序、指令自动执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信息化(Informatization)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日本社会学家梅倬忠夫在其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中首次提及了“信息化”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社会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并且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如此可见,自动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时间远早于信息化。自动化更多强调的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机器自动运转。而广义的自动化,实际上也包括了模拟或者再现人类的智能活动。而信息化则更注重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加工利用,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上。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日益紧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