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2024-12-03 工业品商城61
核心提示:众多企业纷纷试图追赶工业4.0的潮流,因此,各类手册、演示文稿纷纷阐述自身如何向工业4.0靠拢,如4.0的传感器、4.0的HMI等。刚过去的一天,我甚至听闻一款自称满足工业4.0需求的电缆。然而,想要与工业4.0挂钩,必须具备专业素养。首先,工业4.0并非一种简单产品概念,若只凭过去的产品,并未按照4.0标准体系描述的那样,

   众多企业纷纷试图追赶工业4.0的潮流,因此,各类手册、演示文稿纷纷阐述自身如何向工业4.0靠拢,如4.0的传感器、4.0的HMI等。刚过去的一天,我甚至听闻一款自称满足工业4.0需求的电缆。

    然而,想要与工业4.0挂钩,必须具备专业素养。首先,工业4.0并非一种简单产品概念,若只凭过去的产品,并未按照4.0标准体系描述的那样,为产品赋予数据标签,使其可通过物联网网络进行访问,再上传至云平台由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进而优化整个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那么,你便无法像我这样信手拈来,又怎敢声称拥有4.0产品呢?

   另一方面,4.0的产品标签、智能制造体系、语义互操作等标准尚未明确,便已有产品问世,这无异于一位女子突然宣称自己已有身孕,却既无男友,亦未完婚。

    例如,许多人在探讨4.0时,便开始提及柔性生产系统,然而,我依稀记得在20年前我就读大学时,柔性制造便已在课程中有所提及,尽管并未深入讲解,但它作为一种未来技术的预测,已在课程中有所体现。此外,机器人为何会成为4.0的组成部分?前几日,一位机器人领域的博士朋友向我发送了一篇1993年国外关于机器人安全技术的论文,令我深感感慨,国内那些热衷于讨论4.0的人们,他们在20年前研究的内容至今仍未实现!

   实际上,在我所听闻的诸多演讲中,我发现,不仅技术层面未能摆脱过去的思维模式,如同我们在讨论制造业架构时,依然沿用过去的金字塔结构,现场层、控制层、管理层……实际上,如此多的层次已成为过去式。

   包括在商业模式上,仍未摆脱比较竞争、价值链时代的思维,建立各种联盟。我本期望能够开放交流,但后来发现,其中存在强烈的排他性,依然是那种传统的“利益圈子”的思维方式。

    当然,如今IIC已与I4.0展开合作,我仔细研读了兔哥、林雪萍女士的文章,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符合我个人对工业互联网和4.0的理解,即,美国人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上,可能比德国人更为务实,覆盖范围更广,且现实中已有诸多投资项目正在运作,如Alpha Go、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等。在200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家提出CPS的时候,它便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技术方向,而非德国人仅关注制造业。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