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常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媒体的烘托下,机器人似乎快要与人的能力不相上下。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工业生产中的机械手臂时,会发现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机械手臂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它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当你购买一个机械手臂后,还需要为它配备一系列设备,包括末端执行器、工具变化器、力觉感应配件、配件供给设备以及总控制系统等。除此之外,视觉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部分机械手臂本身是没有视觉能力的。
这些设备要么价格不菲,要么耗费在调试上的时间过长,这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机械手臂进行工业生产的成本。而且,在配备好各项设备以后,还需要为机械手臂编制特定的生产制造程序。机械手臂的每一步程序都必须提前被编制好,否则它们根本不知道要如何移动和操作。如果要让机械手臂投入到另一件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去,就需要从头开始配置相应的设备配备以及编制新一套的程序。
相比之下,由工人来进行工厂生产制造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只需要将生产新产品的工序流程告知他们,或者进行新的技能培训之后,他们就可以马上投入生产制造。
所以,我们不能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完全划等号。毕竟要想所有类型的工业机器人都具备像人类一样的智能以及自主能力,目前来看还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儿。
当我们一开始购买机械手臂时投入的成本,其实也只是工业自动化过程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埃隆・马斯克全自动化生产车间的厉害之处。保守估计,马斯克及其团队至少为这个全由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的工厂设备和设计耗费了数千万美元以及成千上万个小时。
虽然机械手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过分高估它们的能力。在实现真正的工业智能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提高机械手臂的智能水平和自主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类工人的优势,实现人机协作,共同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