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12-05 工业品商城52
核心提示: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感器作为关键的电子元件,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传感器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产业发展现状 据行业统计估算,2014 年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销售额突破 1200 亿元;2015 年需求量可达约 652.9 亿只,增长率高于 18%,销售额将突破 1300 亿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感器作为关键的电子元件,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传感器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产业发展现状

   据行业统计估算,2014 年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销售额突破 1200 亿元;2015 年需求量可达约 652.9 亿只,增长率高于 18%,销售额将突破 1300 亿元。目前,我国已经有 1700 余家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传感器产品达到 10 大类、42 小类、6000 多个品种。这表明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然而,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 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王喆垚教授指出,国内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压力、温度、应变片等低附加值产品,近年内有几家企业开始 MEMS 产品的生产,其中麦克风产品势头发展较好,但其他如压力、加速度、陀螺等也是比较低端的产品。

与欧美日相比,国内在整个传感器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是落后的,制造技术和封装技术更加明显。基础环节的问题解决不够彻底,原始性创新的产品少,导致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都比较低。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指出,我国传感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专业人才、行业文化与产业化不相适应、市场适应性与拟合度不高而综合成本过高、与国际化市场对接能力不够、企业体制和机制严重制约等诸多问题。从行业整体来看,集中表现为一个 “散” 字。

三、物联网带来的机遇

   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在 2025 年有望达到 11 万亿美元,相应的传感器市场也将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王曦认为,整个半导体产业都将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虽然我国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让中国半导体产业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更是带来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到世界第一的机会。

   传感器产业整体起步较晚,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小,而现在正是由传统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关键阶段,布局得当有可能实现 “弯道超车”。物联网所需的大量传感器芯片只需完成简单的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这就要求芯片必须低功耗、低价格。借助现有的材料、封装技术,这些性能在 45nm 芯片上即可完美呈现。而我国在 45nm 左右制程和 8 英寸晶圆上有成熟的产业布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这些产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一方面,物联网的超大规模市场将大大拉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物联网所需传感器的特性也有望改变集成电路发展路径,让现有制程的集成电路有了更多发挥空间,这对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是极大的机会。

此外,传感器产业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更是与国家信息安全紧密相关。传感器作为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物联网信息互联的基础,也成为易受攻击的环节之一。若有闪失,不仅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网络入侵等问题,更有可能将虚假数据传入网络冲击后续所有应用。实现传感器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是保障我国信息安全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四、展望未来

   尽管我国传感器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传感器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要抓住物联网发展的机遇,积极布局新型传感器产业,实现我国传感器产业的 “弯道超车”,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