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产业:破局之路在何方

   2024-12-05 工业品商城50
核心提示:传感器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关键领域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产业管理分散问题 专家指出,传感器产业横跨多个领域,长期分属不同行业及部门管理,导致产业管理过于分散,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传感

   传感器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关键领域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产业管理分散问题

   专家指出,传感器产业横跨多个领域,长期分属不同行业及部门管理,导致产业管理过于分散,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政策因管理范围不同而存在局限性,国家长期出台的产业发展政策也缺乏基于全产业链高度的战略规划,无法满足国内高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为此,郭源生建议政府应对传感器行业重新定位并确立发展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延续性产业发展政策,加强产业宏观引导,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

二、行业发展措施

企业发展模式借鉴

   王喆垚表示,传感器种类多、差异大,难以通过一个代工厂模式促进整个行业进步。从国外传感器产业发展来看,主要企业都是从具体产品突破,由一个企业把整个技术链吃透,再扩大产品种类和规模。

   虽有少数企业如美国的 Invensense 等依靠代工成长为大型企业,但他们在结构设计和封装方面有原始性创新。

创新与竞争策略

   如果在设计、制造和封装环节没有独特创新技术,就必须掌握和突破制造工艺、噪声抑制、封装和读出电路等主要技术环节,依靠成本优势进行竞争。

   高附加值产品必须依靠原始性创新,包括设计、制造和封装等一个或多个环节。

三、研发投入痛点及解决方案

研发投入困境

   传感器与传统 IC 有重大区别,多种类和个性化导致每个系列产品都要从前端研发重新投入,前期研发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

   中高端 MEMS 器件良品率约为 70%~80%,需要大量数据稳定工艺,长期改进和磨合工艺也需持续投入。

建立国家传感器研发中心

   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主任廖怀林建议建立中立的、无依托单位的国家传感器研发中心,由国家基金、风险基金、企业投资进行完全市场化运作。

   该中心重点解决企业研发能力弱、研发投入不足或风险高、科研单位技术转移困难等问题。相关项目可按一定比例投入,企业可获得项目产业化优先权,研发中心在企业盈利情况下可通过产业授权获得回报。

   项目既可以由研发中心遴选,也可以来自企业委托或科研单位转入的成套技术。允许科研单位人员保留人事关系,带着技术到研发中心组织产业化开发。

   我国传感器产业要实现突破,必须解决产业管理分散、明确发展措施、加大研发投入等问题。通过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传感器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的快速崛起。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