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差距

   2024-12-09 工业品商城92
核心提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推广应用难,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亟待健全等方面。一、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 上游零部件领域,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如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以减速器为例,RV 减速器目前传动精度、扭转刚度等性能差距仍然依赖进口,在 RV 减速器市场,

  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推广应用难,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亟待健全等方面。

一、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

  上游零部件领域,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如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以减速器为例,RV 减速器目前传动精度、扭转刚度等性能差距仍然依赖进口,在 RV 减速器市场,日本纳博特斯克处于垄断地位,占据了我国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而谐波减速器虽然国内厂商绿的谐波和来福谐波等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可实现进口替代,市场占有率提升明显,但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太高。伺服系统方面,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伺服电机与日本和欧美品牌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国内品牌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功率产品,存在小型化程度不足、信号接插件不稳定、编码器精度有待提升等短板。控制器方面,技术难度较低,但是成本相对伺服系统较高,大型厂商往往选择自研控制器。国内厂商生产的控制器产品集中于中低端应用领域,缺乏高端产品。

  中游本体制造行业,国内厂商出货量前四位市占率合计仅为 26%,有 13 家市占率在 2 - 3% 之间,内资厂商间竞争激烈。

  下游系统集成环节,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激烈,对上游议价能力较弱。且在不同行业之间横向拓展困难,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高端应用领域(如汽车制造,电气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国产化率依旧较低。

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技术积累不足,原创性研究、理论研究、正向设计能力欠缺。国产核心零部件性能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大,高端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存在 “卡脖子” 风险。整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企业存在短期难以跨越的差距。

  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仍需加强。如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重点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洁净)机器人等高端产品,仍面临技术挑战。

三、推广应用难

  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影响力弱,推广应用难。国产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生产线的整合改造能力较弱,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例如控制系统功能不全,算法不够完善,对于高端行业无法应用;机器人铸件加工精度不如进口,组装工艺不符合规范,导致机器人整体精度受影响;伺服电机速度方面弱于进口机器人;减速机的加工精度以及使用材料造成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和精度等问题,影响了国产机器人在高端领域的推广应用。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尚未稳定,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在推广应用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四、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亟待健全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集成和检测类标准滞后和缺失等问题。为推动国内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2015 年以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成立,《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6 年版)》和《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制定出台,并组建了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

  对机器人产业实施检测认证制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也将鼓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认证工作,完善认证监管体系。目前启动的首批认证项目是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性认证。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标志管理,标志基本图案已确定。认证应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经确认的团体标准和认证技术规范为依据。

  从事机器人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从业经历。从事机器人认证相关检验检测活动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鼓励以联盟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增强机器人检验检测和认证活动的规范性、一致性,推动国家自主检验检测认证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积极推动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在财政专项、金融信贷、税收减免、重大工程等政策中的采信使用,引导企业申请认证,引领市场采信证书。建立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信息平台,统一公开发布相关政策法规、认证结果及采信等内容,提供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机器人生产企业和获证产品的诚信清单。支持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企业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推动机器人标准与检验检测认证国际互认。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