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制造”:掀起产业变革的新浪潮

   2024-12-10 工业品商城52
核心提示: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互联网 + 制造” 已然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21 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工信部正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国制造 2025》与 “互联网 +” 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准锚定 “互联网 + 制造” 这一关键方向,力求为中国制造业的腾飞注入全新动力。 回首互联网一路走来的历程,它历经了四个截然不同却又层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互联网 + 制造” 已然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21 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工信部正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国制造 2025》与 “互联网 +” 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准锚定 “互联网 + 制造” 这一关键方向,力求为中国制造业的腾飞注入全新动力。

   回首互联网一路走来的历程,它历经了四个截然不同却又层层递进的发展阶段。桌面互联网 1.0 时代,网络初露头角,化身大众基本的信息获取平台,彼时人们通过台式电脑浏览网页,搜索各类资讯,开启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步入桌面互联网 2.0 时代,互联网进一步拓展疆域,深度融入生活,社交网络兴起、电商平台萌芽,逐步蜕变成为生活平台,消费性信息服务蓬勃发展,线上购物、网络社交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互联网装进了人们的口袋,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开展社交互动、享受便捷服务成为现实;而展望未来阶段,物联网、云服务等前沿技术闪亮登场,生产性信息服务崭露头角,互联网自此踏入工业生产领域,助力产业升级。当下,精确感知、宽带互联、海量计算勾勒出面向生产需求的升级版互联网轮廓。在智能生产车间里,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实时感知生产数据;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负责高速运算处理,精准剖析海量数据;稳定的宽带互联则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实现数据实时反馈,搭建起智能生产的坚实架构,让智能生产从设想照进现实。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正施展一场由下游至上游的 “渗透魔法”。依据杨春立的产业分层理论,消费品、装备、原材料、能源四类产业构成了自上而下的产业梯队,不同梯队受互联网影响呈现出显著的 “时差” 与 “温差”。处于最下游的消费品产业,与终端消费者近水楼台,最早沐浴在互联网变革的春风里。电商平台彻底重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个性化定制、线上营销、用户口碑传播等新玩法层出不穷,企业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快速迭代产品,消费者话语权空前提升。

   装备产业位列中游,正处于变革关键期,柔性化生产组织体系应运而生。传统大规模刚性生产逐步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订单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线的柔性制造,既能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定制化产品,满足小众市场需求,又能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迅速切换生产模式,降低库存积压与资源浪费。

   原材料产业尚处于变革初始阶段,不过已然展现出互联网赋能的初步成效。借助物联网技术,企业对原材料库存、生产线运行状态实现精准管控,优化原材料调配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停工待料时长,降低运营成本。

   反观最上游的能源产业,仅在局部环节泛起变革的涟漪,全面、深度的转型尚未拉开大幕。智能电网的局部试点、能源开采环节的数据监测优化,是当下为数不多的变革亮点,预示着未来更大规模变革的潜力。

   杨春立满怀信心地预判,新一代信息技术恰似一把万能钥匙,终将打通工业生产全生命周期,串联起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彼时,互联网与制造业将在更广领域携手同行、于更大规模碰撞火花、向更深层次渗透融合,彻底颠覆现有的生产范式,引领中国制造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新征程,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铸就 “中国制造” 的新辉煌。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