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智能制造新航向:“十三五” 规划赋能制造强国路

   2024-12-10 工业品商城72
核心提示:在科技革新一日千里、全球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智能制造成为重塑制造业格局的关键力量。2016 年 5 月 11 日,2016 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盛大启幕,工信部部长苗圩会上的发声,宛如一颗定心石,为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也让各界对智能制造 “十三五” 发展规划满怀期许。一、擘画蓝图:“十三五” 规划引领

 在科技革新一日千里、全球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智能制造成为重塑制造业格局的关键力量。2016 年 5 月 11 日,2016 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盛大启幕,工信部部长苗圩会上的发声,宛如一颗定心石,为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也让各界对智能制造 “十三五” 发展规划满怀期许。

一、擘画蓝图:“十三五” 规划引领转型路径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站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的十字路口。苗圩透露,工信部全力投入编制的智能制造 “十三五” 发展规划,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 —— 它要精准剖析中国未来五年智能制造发展的底层逻辑,锚定清晰可行的战略目标,详细规划推进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实操路径。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制造业发展水平大相径庭,既有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技术前沿的排头兵,也有中西部地区尚在基础夯实、技术追赶阶段的后备军;行业间亦是千差万别,从轻工业的灵动高效到重工业的规模化精密运作。这份规划恰似量身定制的 “转型秘籍”,助力地方找准定位、行业精准施策,有条不紊地迈向智能化制造的新征程。

二、战略聚焦:制造强国梦的关键拼图

  制造业,长久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博弈的主战场,谁能掌控这一高地,谁便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得先机。苗圩点明,智能制造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制造业迭代升级的主流趋势,我国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建设制造强国是必由之路。“十三五” 时期堪称我国制造业凤凰涅槃的黄金时段,机遇稍纵即逝。此间,围绕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实体经济振兴两大核心诉求,深度贯彻《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全方位雕琢现代产业体系,有条不紊地铺就网络强国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已然迫在眉睫。借由将智能制造融入制造业肌理,重塑产业内核,方能让 “中国制造” 褪去旧裳、身披华锦,重铸国际竞争优势。

三、行动支撑:多管齐下夯实智能根基

  苗圩着重强调,智能转型是制造强国建设的 “命门” 所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制造模式,契合制造业发展潮流走向,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要义。为将这一宏伟设想落地生根,工信部协同多部门打出一套 “组合拳”。《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重磅发布,宛如行动指南针,明晰企业投身智能制造实践的操作步骤;同步开启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旨在打破行业间 “数据壁垒” 与 “技术方言”,让不同企业间实现数据互通、技术兼容;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则如星星之火,遴选行业佼佼者作为示范标杆,引得同行竞相模仿、汲取经验。这些实打实的举措携手并肩,为智能制造稳健前行筑牢根基。

四、国际视野:开放合作铸就全球竞争力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闭门造车难成大业。苗圩掷地有声地呼吁,要以开放合作之姿全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并给出五条务实建议。于现有对话机制框架内强化交流合作,让各国智囊团、行业翘楚定期汇聚,共商前沿技术突破、产业升级难题;秉持互利共赢理念,深挖重点领域合作潜力,无论是智能机器人研发合作,还是高端芯片联合攻关,携手破除技术瓶颈;搭建中、德、美三国标准化组织合作桥梁,融合三国制造业标准之长,助力我国智能制造接轨国际规范;广泛开展试点示范与经验交流活动,打造全球共享知识平台,传播中国智能制造优秀实践;重视人员交流与教育培训,培育精通国际规则、掌握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梯队,为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备足后劲。

   随着智能制造 “十三五” 发展规划逐步揭开神秘面纱,加之开放合作理念落地生根,我国制造业必将搭乘智能快车,穿越转型迷雾,向着制造强国的光明彼岸全速进发,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奏响新时代中国制造的激昂乐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