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制造”:变革趋势、双轮驱动与着力方向

   2024-12-11 工业品商城30
核心提示:在当今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 + 制造” 正掀起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不仅催生出众多新业态,也在从多个维度重塑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与格局,而双轮驱动的理念以及明确的着力方向更是为其落地实施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一、产业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与 “互联网 + 制造” 的五大变革(一)产业互联网催生新业态 杨

   在当今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 + 制造” 正掀起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不仅催生出众多新业态,也在从多个维度重塑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与格局,而双轮驱动的理念以及明确的着力方向更是为其落地实施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一、产业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与 “互联网 + 制造” 的五大变革

(一)产业互联网催生新业态

   杨春立指出,相较于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规模更为庞大,其用户 / 设备将达到百亿级别。在这一阶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发挥着强大的驱动作用,催生出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O2O 等一系列新应用,并且新技术仍在持续孕育更多的新业态,展现出无限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为制造业等众多产业的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技术环境。

(二)“互联网 + 制造” 的五大变革

产品从规模化标准向个性化定制转变

   互联网与智能分析、柔性制造相结合,促使产品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工业经济时代福特模式所代表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标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产品延展。例如红领集团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就是这一变革的典型案例,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打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

服务拓展至产品全生命周期

   借助互联网实现跨越时空的智能实时服务,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像三一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设备互联网,凭借这一平台能够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测、预测预警以及远程维修等全方位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保障能力和客户体验,改变了传统售后服务的时空限制。

打造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工厂

   设计与生产部门通过网络共享统一平台,利用虚拟制造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工厂,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比如一拖建设的数字化装配线实现了工艺仿真,徐工在建设虚拟现实电子工厂以推动装配物流仿真,这些实践都是借助互联网与虚拟制造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例证。

生产组织模式从集中向分散转变

   “互联网 +” 给制造业带来的最大变革体现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它促使生产组织模式由集中组织生产向分散化组织生产转变。例如海尔通过建立互联网众包平台,打造出一个双创平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共同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等环节,这种模式打破了企业内部创新的边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制造资源云化实现按需调配

   造资源云化成为一种新趋势,即利用互联网将分散的制造资源整合共享到云服务平台上,然后按照具体的生产要求对这些资源进行统筹调配与提供,使得社会制造资源能够被有效组织并按需取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整个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格局。

二、“互联网 + 制造” 的双轮驱动模式

(一)ICT 技术对制造业变革的推动历程

   杨春立研究发现,新的 ICT(信息通信技术)技术平均每 10 年会为制造业带来一轮新的变革。起初,ICT 技术在制造业中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出现,随后到 20 世纪末逐渐发展至集成阶段,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进入新世纪后,ICT 在制造业全产业链实现全面融合渗透,使得制造的外延以及生产模式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一演变历程凸显了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渐进性与影响力。

(二)中美德三国对比下的双轮驱动思路

   通过对中美德三个国家在互联网和制造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对比发现,美国在互联网、制造业这两个方面都实力强劲;德国制造业底蕴深厚、非常发达,但互联网相对处于弱势;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世界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占据 4 个,然而缺乏像西门子、GE 那样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在此背景下,杨春立团队提出要实施 I(互联网)M(制造)双轮驱动模式,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来主导和带动工业企业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并按照 “软件是载体、数据是灵魂、云是方法和途径” 的思路推进,旨在通过二者的协同配合,弥补我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短板,强化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优势,推动 “互联网 + 制造” 更好地落地实施。

三、“互联网 + 制造” 的着力方向

(一)智能产品

   新时期的产品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智能装备和智能终端上。就如同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演变一样,智能产品所蕴含的价值链更高,相应产品的价格也更高,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二)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的核心在于实现从机器智能到系统智能的跨越,涵盖基于硬装备和软装备的单机智能化、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  直至整个智能工厂的构建。通过各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与协同配合,打造出高效、灵活、智能的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管控水平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型。

(三)智能生产

   在生产方面,“互联网平台 + 自组织” 正逐渐成为当下一种全新的组织景观。它依据客户需求,能够自动组建新的团队(最小作战单元),实现企业资源的自动配置以及自动优化调整,这种灵活的生产组织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生产模式,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定制要求,提升了制造业的响应速度和生产效能。

(四)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强调借助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服务,贯穿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像前面提到的三一重工对设备的远程监测、预测预警和远程维修等服务就是智能服务的具体体现,通过提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新四基建设

  “新四基” 建设作为重要的着力方向,对于筑牢 “互联网 + 制造” 的基础、支撑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起着关键作用,虽然文中未详细阐述其具体内容,但它必然涉及到诸如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工业大数据平台、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以及工业软件等核心要素的构建与完善,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底层支撑。

   总之,“互联网 + 制造” 正引领制造业步入变革与创新的快车道,无论是其带来的五大变革、双轮驱动模式还是明确的着力方向,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实践,共同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