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应用与产业变革及全球影响

   2024-12-11 工业品商城61
核心提示: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本土机器人制造商也在迅速崛起,而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对中国自身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中国工厂的现状与变革趋势(一)业务扩张与劳动力成本驱动的变化过去一年,刘晖的工厂由于业务扩张速度极快,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本土机器人制造商也在迅速崛起,而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对中国自身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工厂的现状与变革趋势

(一)业务扩张与劳动力成本驱动的变化

过去一年,刘晖的工厂由于业务扩张速度极快,出现了厂房空间难以容纳正在装配的机械组件的情况,甚至需要在厂房外临时搭建棚子来存放用于支持昂贵的 ABB 机器人的相关组件。背后的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年轻一代不再愿意像父辈那样从事生产线工作,这使得工厂不得不寻求机器人来替代人力,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在人力与生产模式方面面临的现实压力与变革需求。

(二)制造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中国工厂画面,往往是众多工人在长长的流水线上埋头苦干,比如操作缝纫机或是进行印刷电路板组件的插入工作等场景随处可见。然而,如今这种模式正逐渐被一种更为混合的画面所取代,半自动化生产线开始崭露头角,只在几个关键环节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二、中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的发展情况

(一)宁波弘讯科技的布局与伊雪松机器人的优势

中国正在积极扶持本土机器人制造商发展。去年 9 月,在上海上市的塑料工业机械生产商宁波弘讯科技创立了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伊雪松生产的机器人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相较于 ABB、德国库卡或日本川崎重工等跨国公司的产品,其价格要便宜 20% - 30%。而且伊雪松的工厂有着独特的面貌,内部设有咖啡馆、放松区以及开放式生产线,整体风格更像是一家硅谷科技初创企业的办公室,而非传统的中国工厂。其技术总监张洪磊指出,国际竞争对手虽擅长制造机器人,但存在成本较高且不太了解本地客户需求的短板,这也凸显出伊雪松这类本土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伊雪松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张洪磊计划在今年制造 350 台有着鲜艳绿色涂装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应用于塑料制品厂,每台售价在 1.4 万至 1.8 万美元之间,并且他希望在 3 年后能将年产量提升至 3000 台,展现出本土机器人企业积极拓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的雄心壮志。同时,他也深知自动化产业是规模产业,规模越大越能体现优势,所以力求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三、中国市场对机器人品牌的选择倾向及政策支持

(一)当前购买偏好与未来趋势变化

尽管目前购买了去年全球 24 万台工业机器人销量中 6.6 万台的中国制造商,基本上仍偏爱购买国际品牌,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利岑贝格尔预计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尤其是在中国政府近年来全力支持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有望逐步改变中国制造商的品牌选择倾向,提高国内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政府层面的重视与支持举措

在地方层面,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支持工业自动化发展。尽管为响应中共节俭办公的号召,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张鹏所在的办公室面积有所缩减,但工业自动化方面的预算并未受到影响。当地官员深刻认识到机器人对于克服劳动力短缺、助力中国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性,甚至直言若制造企业不进行升级,将难以在市场中生存,凸显出政府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机器人应用的决心。

四、机器人革命的全球影响

(一)对新兴经济体就业机会的影响

中国政府支持在生产线上集成更多工业机器人,这对于面临全球经济疲弱和国内需求放缓的中国厂商来说是积极的助力。然而,机器人革命带来的效益并非全球平等共享。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长期以来它们希望效仿中国以及更早实现经济起飞的日本、韩国等,通过鼓励农业人口进入低成本制造工厂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但如今自动化的崛起意味着,工业化能为下一批新兴经济体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可能会大幅减少,使得这些国家难以像过去那样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快速经济增长。

(二)不同经济体面临的不同处境

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对中国来说犹如乌云中的一道曙光,推动了技术进步,类似 18 世纪英国工资上涨催生工业革命那样。而亚洲和非洲一些工业落后的经济体则面临着 “与机器的赛跑”,它们需要竭力在被中国等工业化经济体日益壮大的机器人大军 “挤压” 之前,创造出足够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否则将在全球产业竞争与经济发展中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

总之,中国制造业中机器人应用的增加以及本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既是自身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引发了连锁反应,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需要根据这一趋势调整发展策略,以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