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及中国的影响与机遇

   2024-12-11 工业品商城66
核心提示: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不断因自动化发展而演变的当下,不同国家面临着各异的情况,既有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浪潮下的困境与可能机遇,也有中国在推进自动化过程中的考量、成效以及未来趋势,同时自动化本身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等影响也越发凸显。一、印尼在自动化发展中的状况与问题(一)“机器人密度” 与政策现状根据国际机器人联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不断因自动化发展而演变的当下,不同国家面临着各异的情况,既有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浪潮下的困境与可能机遇,也有中国在推进自动化过程中的考量、成效以及未来趋势,同时自动化本身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等影响也越发凸显。

一、印尼在自动化发展中的状况与问题

(一)“机器人密度” 与政策现状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2014 年的数据,印尼的 “机器人密度” 略高于中国,不过鉴于中国后续大力推动自动化,情况或许已改变。印尼出现这一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其制造业劳动者队伍规模远小于中国。并且,印尼政府至今既没有推动工业自动化的计划,也未提供相关支持,在自动化发展的道路上相对滞后。

(二)监管与基础设施问题

印尼的监管流程同基础设施一样陈旧过时。例如,一家造纸厂正当的货物曾因一项旨在堵住非法采伐木材出口渠道的规则,被海关扣留在巴淡港,这类问题引发了诸多不满,即便热爱巴淡岛的人士对此也愤怒不已,这反映出印尼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诸多阻碍,不利于其在全球舞台上高效参与竞争。

(三)面临机遇与争议观点

尽管印尼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部分分析师认为,由于印尼工资水平比中国低很多,且人口相对年轻,其应该能够吸引如服装生产这类劳动密集度较高、尚不适合普及自动化的产业。不过,德国制造业老将斯蒂芬・罗尔担心印尼正在错失 “黄金机遇”,因缺乏良好的道路和基础设施难以开展 “即时制造”,无法在全球竞争中达到足够高的效率。

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能性

像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因工资水平低和人口结构年轻,被一些分析师视作有机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应对自动化带来的冲击,不过这一观点也存在争议,毕竟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并非长久之计。

(二)利用自动化机遇的条件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哈尔・西尔金等技术乐观派认为,在中期内自动化将为新兴经济体开辟新业务领域,缓解就业岗位被取代的影响,但牛津大学的卡尔・弗雷警告说,如果不提供更好的教育、培养更多技能,发展中国家很难利用制造业进步带来的好处,因为如今科技日益依赖技能,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熟练工人群体,难以很好地采用新技术。

三、中国自动化发展的战略、成效与趋势

(一)《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与考量

中国政府深知自动化发展会带来就业岗位流失等负面后果,毕竟中国仍有超 40% 的 14 亿人口居住在农村且生活贫困,受益于城市经济发展奇迹有限。但中国确信促进尖端制造产业发展的好处大于潜在就业岗位流失的损害,为此推出《中国制造 2025》工业战略,旨在提升工厂技术实力并支持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发展,同时企业为缓解国内市场放缓冲击、提升产品质量,也倾向采用涉及机器人的更先进生产流程。

(二)自动化投资回报与案例成效

每年企业收回机器人投资所需的 “投资回报期” 大幅缩短,使得自动化投资对中国小企业和工厂吸引力增强,如中国汽车制造业中焊接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期从 2010 年到 2015 年由 5.3 年降至 1.7 年,预计到 2017 年降至 1.3 年。以尚品宅配为例,其佛山工厂得益于机器人使用,2014 年投产时产量比前一家工厂提高了 40%,尽管雇佣人数减少了 20%,且后续计划通过增加一倍人手、使用更多机器人搬运物料和装货,实现产量增加 3 倍的目标,展现出自动化在提升生产率方面的显著成效。

(三)自动化发展趋势与机器人任务比重变化

不仅如此,自动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在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推动下,到本十年结束时,由先进机器人承担的任务比例将从目前的 8% 上升至 26%,这 5 个国家的机器人购买量将占到全球购买总量的 80%。而且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能承担的任务增多,像肉类加工这类原本被认为机器难以掌握的技能,如今机器人也能凭借成本更低、反应更灵敏的传感器,以更高效率完成,体现出自动化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提升生产价值的发展态势。

(四)自动化中的人机协作与思考

在自动化推进过程中,人机协作和对工序的思考至关重要。尚品宅配副总裁黎干指出,把车间机器人与客户及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实时数据融合意义重大,且人类管理和决策在整个过程中依然不可或缺,每次工序改动时都需权衡人或机器人谁来做更有效,这体现了自动化并非简单的机械替代人力,而是需要合理统筹安排,实现人机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生产效果。

总之,自动化发展给不同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机遇,各国需要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在全球制造业变革的浪潮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