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比较及与中国战略的融合

   2024-12-18 工业品商城83
核心提示:在当今全球工业领域的变革浪潮中,工业互联网和工业 4.0 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两大概念,它们都代表着工业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却又因不同国家的优势背景而各具特色,并且与中国正在推行的相关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工业互联网与工业 4.0 的背景及特点工业互联网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掀起了再工业化浪潮,在此背景下

    在当今全球工业领域的变革浪潮中,工业互联网和工业 4.0 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两大概念,它们都代表着工业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却又因不同国家的优势背景而各具特色,并且与中国正在推行的相关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 4.0 的背景及特点

工业互联网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掀起了再工业化浪潮,在此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而 GE 更是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工业互联网依靠机器以及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并借助分析软件,专注于推动工业制造企业整个生态链的智能转型。它充分运用高性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分析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从资产优化和运营优化两个关键角度出发,为工业制造型企业带来诸多益处,如效率的显著提升、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及核心能力的增强,有力地支撑并驱动整个工业制造企业生态链实现产能转型,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功能。

工业 4.0

    工业 4.0 则是从德国自身在技术和工艺方面的优势出发,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旨在引领德国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发展阶段。它聚焦于生产制造精益化的整个流程,强调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对生产制造各环节进行深度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 4.0 的差异

覆盖面差异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 4.0 相比,其覆盖面更为广泛。工业 4.0 重点关注生产制造精益化的流程环节,主要聚焦在工厂内部生产制造这一相对集中的范畴。而工业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拓展到了工业制造企业的整个生态链,涵盖了从产品的概念构思、设计规划、实际制造、批量生产,再到后续的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环节,直至产品流向市场的全过程。可以说,工业互联网将视角延伸到了与工业制造相关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更为全面、完整的生态体系视角。

概念落实点差异

     在概念的落实点方面,工业互联网有着明确的侧重点。其首要落实点在于资产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各类资产进行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价值产出。其次是运营优化,借助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益。此外,工业互联网格外注重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工业制造中的落地应用,致力于利用这些技术全力推进工业制造的转型升级,实现产能的稳步提升,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与实践转化。

与中国相关战略的融合情况

     在中国,“互联网 +” 以及 “中国制造 2025” 是在经济 “新常态” 下,政府提出的旨在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战略。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 “中国制造 2025”,它们所面对的都是新形势下工业领域的转型挑战,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是相互融合且能够彼此促进的关系。

     工业互联网所倡导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工业制造生态链智能转型的理念,与 “互联网 +” 中强调的互联网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思路相契合,能够共同助力中国工业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中国制造 2025” 致力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优势,恰好为这一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路径,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工业互联网和工业 4.0 虽各有侧重、存在差异,但都为全球工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方向。对于中国而言,合理借鉴二者的优势,积极推动其与本国相关战略的融合,将对中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引领中国制造业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跨越。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