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展览会概况与意义
2016 年德国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展览会在慕尼黑盛大举行,该展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覆盖范围囊括了机器人工业生产线以及商用机器人等多个重要领域,已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行业及自动化技术博览盛会。此次展会独具亮点,它将自动化技术生产和科研环节的创新进行了深度融合,为业内人士搭建了一个分享最尖端的机器人技术和科技成果的优质平台,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配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起着强有力的催化作用。
伺服系统概述及其应用领域
伺服系统简介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产品包含多个关键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而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特点。它本质上是一种用来精确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能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跟随输入目标进行任意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按照执行元件的不同,伺服系统可分为液压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和气动伺服系统这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势。
应用范围
伺服系统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像机床工具、纺织、印刷和包装机械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早已是其大展身手的舞台。并且,随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的快速扩张,伺服系统在这些新兴产业中的应用规模也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趋势,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然成为推动这些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支撑。
机器人对伺服系统的要求及应用情况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伺服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离不开它。一般来说,机器人的关节越多,其柔性和精准度就越高,相应地,所需要使用的伺服电机的数量也就越多。同时,机器人对伺服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它必须满足诸如快速响应、高起动转矩、动转矩惯量比大、调速范围宽等性能指标,而且要能够适应机器人的形体特点,做到体积小、重量轻,还能满足加减速运行等复杂条件,同时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在工业机器人中使用较多的是交流伺服系统,其凭借自身的优势能够较好地契合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伺服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的占比及市场情况
成本占比情况
伺服系统成本在工业机器人总成本中占比较高,达到了 24%,仅次于减速机,这足以体现其在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成本影响力。
市场销量及占有率情况
从市场数据来看,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普及,伺服系统随着机器人销量的持续提升也迎来了放量增长的良好态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去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累计销售 22257 台,相较于上年增长了 31.3%。其中,各类型机器人的销售表现各有亮点,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加速,销量超过 6000 台,同比增长高达 71.7%,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 27.4%,较上年提高了 6.4 个百分点;工厂物流机器人销量超过 1700 台,同比增速达 93.7%,较上年提升了 2.6 个百分点;坐标机器人依然是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主力机型,去年销售量近 10600 台,占机器人销售总量的 47.6%。
然而,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目前国外伺服企业在我国占据了较大优势,其市场占有率达 75%。细分来看,日本品牌占比为 50%,欧美品牌占比达 25%,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只占据了 20% 左右的市场份额。当前我国中低端伺服系统已经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但在高端伺服系统方面,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国内对于精密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还主要依赖进口。
我国伺服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不过,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对机器人产业的持续推进,以及国产伺服技术在不断探索和研发过程中的稳步提升,我国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有望加快,这将为我国机器人产业以及工业自动化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带来积极影响,逐渐改变目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升我国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综上所述,伺服系统在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则令人充满期待,值得业内持续关注并积极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