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集团机器人密度及管理模式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格局中,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机器人密度情况。2015 年年中,据 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韩国以 437 台 / 万名产业工人的密度位居世界第一,日本和德国分别以 323 台 / 万名产业工人、282 台 / 万名产业工人紧随其后,当时世界平均水平为 66 台 / 万名产业工人,而中国仅为 36 台 / 万名产业工人,处于世界平均数以下。不过,海立集团上海工厂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目前已达到 569 台 / 万名产业工人,超过了韩国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对众多机器人进行有效管理,海立集团上海工厂设立了独特的 “第二人力资源部”,即生产技术部承担起机器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部门在机器人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明确的管理举措与目标。
机器人投资回报及灵活调配情况
自 2007 年至今,上海工厂在机器人方面累计投资 1.87 亿元,共引入 230 多台机器人,累计减员 288 个岗位,涉及 861 人。生产技术部的自动化推进科科长陈杰胤介绍,他们会为每台机器人编号建档,通过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持续追踪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情况。目前,一台机器人通过三班工作时间,其产出相当于 3 名生产员工的工作量,并且依据 2015 年的自动化项目计算,平均投资回报期为 3 年,这显示出机器人应用在经济收益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不仅如此,“第二人力资源部” 还会根据工位的调整,负责机器人的 “转岗” 工作。由于机器人在设计上具备一定优势,通过改变其机械手配置便可轻易实现 “转岗”,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人员转岗的难度以及相应的人力成本,体现出机器人应用的通用性极高,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生产环节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生产资源调配的效率和灵活性。
同时,利用机器人节约下来的人工费还能实现内部再投入,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例如,在机器人经过三年折旧收回投资后,其继续工作所节省下的人工费可汇聚成一个资金池,通过再投资将这笔资金用于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推动企业实现自循环式的发展模式,助力企业持续提升竞争力。
机器人应用对产能及生产稳定性的提升作用
在产能方面,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提升效果。如果没有机器人的参与,人员不稳定因素往往会导致生产出现波动。像员工离职、新人培训等情况,会使人员作业效率大幅波动,而且疲劳程度、工人心情、技能熟练度等人为因素也都会给生产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生产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而机器人 “上岗” 后,情况则大为改观。它们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高效的作业状态,使得产量波动维持在较低水平,不仅提高了准时交货率,还减少了在制品库存,全面提升了现场管理水平。以一个班次内不同时间段人工效率与机器人效率对比来看,人员效率最高能达到 90%,但最低可至 0%,波动幅度较大,而机器人效率则稳定在 90% 左右,优势明显。
具体到上海工厂钣金壳体生产线,使用机器人前后的产能变化对比显著。使用机器人前,每班需要 10 名操作工,班产能为 2949 台压缩机,人均产能仅 295 台,人均操作设备 1.2 台;使用机器人后,每班操作人员缩减至 3 人,但班产能却扩大到 3392 台,人均产能大幅提升至 1131 台,人均操作设备也增加到 7.7 台,充分展现了机器人应用对提升产能的强大助力。
人机 “共舞” 下工人的转型与受益情况
机器人上岗并不意味着工人下岗,在海立集团呈现出的是人机 “共舞” 的良好局面。郑敏表示,自 2007 年引入机器人至今,并未发生集中的大规模离职情况。原本一线劳务工就存在一定的离职率,再加上企业减少招聘,机器人取代近千工人是一个渐进递减的过程,所以并未对员工就业造成剧烈冲击。
而且,机器人应用后,与机器人共同工作的工人反而成为了受益者。早在 2005 年,海立集团就创办了海立动力学院,并和电视广播大学联合办学,为工人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他们可以选择读大专班、本科班等。经过相关培训后,一些工人从原来的重体力岗位解放出来,如今现场工人的工作主要侧重于设备维护与产品检测,成功转型成为机器人管理者,劳动强度大幅下降的同时,收入也有了显著增加,实现了从体力劳动者向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
收入提升是最为直观的 “实惠” 体现,随着海立集团大量使用机器人,企业劳动效率得到提高,员工收入也水涨船高。例如,上海工厂钣金车间的年人均现金收入从 2007 年的 3.7 万元,上涨到了 2015 年的 8.4 万元,增长幅度可观,切实改善了员工的生活水平。
此外,在改善职业健康方面,机器人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们能够代替人工在噪音、高温等恶劣的环境下作业,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据相关数据介绍,高速冲岗位的噪音能达到 97 分贝、电动锯锯木头声音为 90 分贝,而长期暴露在 70 分贝至 90 分贝噪音环境下五年,得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 2.47 倍,机器人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员工面临此类健康风险的可能性。原本从事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的工人们,如今可以转向技能要求更高、劳动强度较低的岗位上工作,这不仅加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更利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发展。
综上所述,海立集团机器人应用的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智能化生产给企业带来的多方面积极影响,包括经济效益提升、生产稳定性增强以及员工的成功转型与受益等,为其他制造业企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