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制定的背景与目标
相关部门制定《规划》,旨在落实国务院有关《中国制造 2025》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部署与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对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此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进而实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目标。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的整体推进策略
《规划》指出,未来我国将围绕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依据创新进展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对标准制修订流程进行改进,致力于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缩短制修订周期,确保标准能够及时更新。通过这些举措,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快装备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并提升我国产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
各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着重加快完善集成电路标准体系。一方面,推进高密度封装、三维微组装、处理器、高端存储器等领域集成电路重大创新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集成电路设计平台、IP 核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同时,完善新型显示、传感器件、片式元器件等标准体系,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标准化基础,保障各相关技术和产品能在统一、规范的标准框架下不断创新与应用。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
依托主机企业和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相关标准研制工作。针对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制修订那些服务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军工行业配套的智能机床、智能生产线、智能柔性线、智能制造单元等智能高档数控机床标准,以及中高档数控系统、滚动功能部件、主轴部件等关键中高档功能部件标准,还有数控机床切削用硬质合金材料、线切割材料标准,以此规范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部件的生产、应用等环节,提升整体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和产品质量。
航空航天装备领域
全面推动航空装备领域标准化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工作,涵盖标准的研究与验证、制定、实施、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尤其强化标准的前期研究与验证工作。重点加强在先进飞机设计与仿真、先进工艺与工装、航空用先进复合材料、高端标准件、基础与结构要素、智能制造、绿色节能减排降噪等领域标准的研制,通过完善各关键环节的标准体系,保障航空航天装备从设计到制造、使用等全过程的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提升我国航空航天装备的整体性能与国际竞争力。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
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核心关键标准的制定,促使其尽快与国际接轨。聚焦重大项目和重点装备的发展需求,着力推进超级生态环保船舶、极地运输船舶、远洋渔业船舶、高性能执法作业船舶、大中型豪华游船、大型液化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船用清洁能源发动机等标准体系建设,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在全球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提供标准支撑,推动产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其他领域
除上述重点领域外,还将深入开展铁路机车车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方面主要装备、系统间接口等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保障铁路运输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加快构建包括整车及关键系统部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同时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要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为后续标准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依托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产业化示范应用,研制节能环保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相关标准,推动相关产业在节能环保和自动化控制方面实现规范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发展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规划覆盖多个重点领域,各领域都有明确且针对性强的工作方向,通过全面、系统地推进标准化工作,有望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