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机器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与发展方向
如今,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风口,新松机器人公司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在感知系统、交互系统方面正加大投入力度。曲道奎指出,当下的机器人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高端机械设备概念,而是朝着人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体现在 “软” 的方面,像感知系统、交互能力、环境识别等均属于人工智能范畴,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得机器人从过去 “缺心少脑”、仅展现力量属性,逐步向智慧、智能方向迈进。在新一代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领域,新松已经积极应用新技术,不断拓展机器人的智能化功能与应用场景。
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思维与发展趋势
曲道奎同时强调,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不能闭门造车,需秉持开放式创新思维,借助创新平台整合各类不同的人才与资源,这是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机器人由机器向人的真正转变,必须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多技术融合来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对智能机器人不断提高的要求。
机器人产业逆市上扬的原因分析
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工业增速下滑表现得尤为显著,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走低,2015 年已降至 6.1%,今年上半年情况也不容乐观。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却呈现出逆市上扬的态势。
曲道奎分析认为,机器人并不与整个经济发展直接相关,而是作为制造业的一种新手段存在。从国际趋势来看,自 2009 年全球进入经济危机以来,各行业领域大多呈下滑趋势,但机器人行业却一直在上升,全球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20% - 30%,中国的情况更为突出,复合增长率可能达到 40% - 50%。这充分表明,在经济下滑阶段,企业面临人力成本上升、招工困难以及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机器人就成为了理想的替代手段,其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方式的优势愈发凸显。
双元需求特点
机器人与经济的关系呈现出双元需求的特点。一方面是存量经济下,即便经济不增长甚至下滑,企业为了应对人力成本和质量控制等问题,会选择用机器人替代人力,这使得存量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会产生增量需求,对机器人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目前来看,虽然增量需求相对较小,但存量需求较大,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同时企业又需要对成本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所以机器人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要素之一。
新松机器人的国际化布局与选择
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新松机器人的产品已出口至全球 20 多个国家,且公司生产的产品约三分之二在外资和外企中使用,这体现了其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新松机器人需要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尤其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化环境来进一步拓展业务、提升品牌影响力。
曲道奎在专访中提到,沈阳虽为不错的发展平台,但相较于上海,在国际化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上海在 “四个中心” 建设以及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方面,汇聚了更多国际化资源,对于新松机器人未来 “走出去”、管理海外公司以及吸引国际人才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基于此,新松机器人将国际总部设立在上海,旨在借助上海的国际化平台,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地位,推动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布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发展态势和趋势,新松机器人作为行业的重要代表,正通过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合理布局战略资源,不断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